肠痈
肠痈以右少腹疼痛为主症。因本病有右腿不能伸直的体征,故又有缩脚肠痈之称。
急、慢性阑尾炎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肠痈之发病,多由湿热滞积,肠腑不能传化糟粕,气血瘀凝,血肉腐败而成痈肿。
饮食失调:膏粱厚味,或多食生冷,饥饱劳伤,致肠腑壅滞,郁湿化热而成痈。
气滞血瘀:如因寒温不适,或兼七情郁结,或产后败血留滞,亦导致本病。
活动过剧:急走跳跃,登高蹲下,或负重挫损,尤其以饱食后剧烈活动,致肠络受伤而发病。
〔辨证论治〕
肠痈初起绕脐疼痛,随即转移于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腹皮微急,右腿屈而难伸,发热恶寒,恶心欲吐,便秘溲赤,舌苔薄腻而黄,脉数而有力。若腹痛加剧,腹皮拘急,拒按,局部可触及肿块,壮热自汗,舌苔黄腻,脉象洪数,则为重证。
体针
(一)食滞中阻
症状 兼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噫嗳食臭,苔厚腻,脉弦滑。
治则 清热导滞。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处方 阑尾 足三里 大横 陷谷 大肠俞
方义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通调足阳明、太阴的经气,促使肠胃气血通畅,机能复常,以收清热导滞,散瘀止痛之功。阑尾位于足阳明经上,为治疗肠痈的经验穴;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有疏导足阳明胃经腑气的作用;大横、陷谷为脾、胃经穴位,再配理气化滞的大肠俞,可奏助中焦运化,通调肠腑消痈导滞之效。
如兼有呕吐者加刺内关、中庭以消食止呕,高热者加刺大椎,曲池以清热,腹胀者加刺内庭以消腹除胀,便秘者加刺支沟、丰隆以通便。
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留针30~60分钟,一般每日针1~2次,重者可隔4小时针刺1次。
(二)气血凝滞
症状 兼见腹痛固定不移,拒按或有积块,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
治则 行气通腑化瘀取足阳明、任脉经穴为主。
处方 天枢 上巨虚 中脘 手三里
方义 天枢为大肠之募,可疏通大肠,和营通络,上巨虚为大肠之合,功善通肠化滞;再配腑之合甲脘,大肠经穴手三里,共达通腑行气化瘀之目的。
治法 毫针刺用泻法。
耳针
取穴 阑尾、下脚端、神门。
刺法 强刺激,捻转后留针20~30分钟,1日1~2次。
水针
取穴 阑尾、腹部压痛点。
方法 用10%葡萄糖注射液,每穴注射5~10亳升,注射深度0.5~0.8寸,每天1次。亦可用蒸溜水或0.25%普鲁卡因穴位注射,每穴5毫升。
〔应用例案〕
义乌陈氏子腹有块,扪之如罂,汉卿曰:“此肠痈也。”用大针灼而刺之,入三寸许,脓随针迸出有声,愈(《明史·周汉卿传》)。
兰××,女,成年。自诉:右少腹部突然剧痛,阵阵发作,逐渐加重,延续数小时,自服西药止痛,不能缓解,遂送某院急诊,血象检查:白血球12400,中性球80%,淋巴球18%,体温38.7℃,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畏忌开刀,故转到中医院针灸科求治。查:右少腹部急痛,手不可近,右足屈而不伸,天枢穴附近压痛拒按,脉滑数,苔薄腻微黄。治取阿是穴(马氏点)、天枢、足三里。手法重泻,留针三小时,每半小时行针一次。出针后不久,排出大量便。即要求进食。直到次日痛不再发,饥饿索食。复查白血球10000,继续观察不再针矣。第三天,自觉症状良好,白血球8000,中性76%,病愈出院(摘自《陈应龙针灸医案》)。
〔文献摘录〕
肠痈痛:太白、陷谷、大肠俞(《针灸大成》)。
急性肠痈:血海、委中、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行间、天井、曲池、合谷,强刺激。慢性肠痈:气海俞、大肠俞、居髎、冲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痛点用艾条灸(《中国针灸学》)。
针刺治疗阑尾炎590例,其中急性单纯性者500例,伴有局限性腹膜炎者78例,阑尾包块12例,治法:主穴:足三里、上巨虚(或阑尾穴),均取双侧。配穴:体温超过38℃者加曲池,腹胀者加大肠俞、次髎。操作:用泻法,留针1小时,根据病情轻重,每日针治1~3次,直至压痛完全消失。近期疗效:痊愈356例,占60.3%,好转162例,占27.5%,无效72例,占12.2%,无1例死亡,有18例好转后行手术治疗。平均住院6.3天。随访观察:对治愈及好转之急性单纯型阑尾炎391例,作一年半的随访,复发率占42.2%,在随访超过四年的153例中,复发率为41.3%(《中华外科杂志》)。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针灸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型化脓性阑尾炎疗效较好,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对其它类型阑尾炎,针刺可以做为辅助疗法。针刺穴位,主穴为足三里、阑尾穴和右下腹阿是穴(压痛点)。恶心呕吐加上脘、内关,发烧加曲池、合谷,合并腹膜炎加天枢,阑尾脓肿,可在包块边缘压痛处围刺3~4个点(《针灸医学验集》)。
复习思考题
1.什么叫肠痈?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2.如何预防痈病的发生?
3.肠痈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4.治疗肠痈的主穴是什么?
5.简述食滞中阻和气血凝滞肠痈的针灸处方和方义。
6.在针灸治疗肠痈中应如何随症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