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
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一种粘稠液体,如涕如脓。因与带脉有关,故称带下。临床以带下色白者较为多见,所以又通称白带。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病,均可引起带下,可参照本节进行论治。
〔病因病机〕
带下多由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内停,郁久而化热,湿热下注;或肾气不足,下元亏损,任带失于固约,或行经产后,胞脉空虚,湿毒秽浊之气乘虚而入,均可损伤冲任而为带下。以脾虚、肾虚和湿毒下注引起的较多。
〔辨证论治〕
体针
(一)脾虚
症状 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绵绵不断,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精神疲倦,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治则 健脾益气,利湿止带。取任脉、带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处方 气海 带脉 白环俞 三阴交 足三里。
方义 本方有健脾利湿,调理任带的作用,取带脉以固摄本经之气;气海调理任脉,理气化湿;白环俞能通调膀胱之气而化湿邪;足三里、三阴交,健脾利湿;脾健湿除,带脉固摄,则带下自除。如出现带下连绵不绝加冲门、气冲、中极,理下焦以止带;纳少便溏加中脘、天枢,以调肠胃。
治法 亳针刺用补法,并灸。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二)肾虚
症状 带下色白,量多,质清稀,淋漓不断,腰部痠痛,小腹发凉,小便频数而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则 温补肾阳,固摄任带。取任脉、带脉、足少阴经穴为主。
处方 关元 带脉 肾俞 次髎 血海
方义 取关元、肾俞、血海、重用灸法,有补益肾气,温补下焦,固摄带脉的作用;取带脉、次髎,施以艾灸,为治疗带下病的常用效穴。如带下量多加大赫、气穴,理下焦,益肾气,以止带;腰部痠痛加腰眼、小肠俞,以壮腰止痛。
治法 毫针刺用补法,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或诸穴皆灸l0~15分钟,以温和为度。
(三)湿毒
症状 带下状如米泔,或黄如脓,或夹有血液,量多而秽臭,阴中搔痒,口苦咽干,小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滑数。
治则 清热解毒,利湿祛邪。取任脉、带脉和足太阴经穴为主,辅以足厥阴经穴。
处方 带脉 中极 阴陵泉 下髎 行间
方义 取带脉、中极清泻下焦湿热,调理任带,以行约束之权;下髎为治疗湿热的常用效穴;阴陵泉可清热解毒,利湿止带。如阴中痒痛加蠡沟、太冲、独阴,理下焦,散风祛湿止痒;带下色红加间使,以清营凉血。
治法 亳针刺用泻法。
耳针
取穴 子宫、卵巢、膀胱、肝、脾、肾、屏间、神门、三焦。
刺法 中等刺激,每次选3~5穴,每日或隔1次,留针15~20分钟。
〔应用例案〕
有妇人患赤白带,林亲得予针灸,初为灸气海穴未效。次日,为灸带脉穴。……其病如失;此事实也。……自此有来觅灸者,每为之按此穴,莫不应手痠疼,予知是正穴也。令归灸之,无有不愈。……若更灸百会尤佳(《针灸资生经》)。
刘xx,24岁。一周来带下甚多,色白味腥,自觉精神欠佳,易疲劳。妇科检查,除宫颈有轻度糜烂外,无其他异常所见。经针灸关元、带脉、三阴交后,第二天白带即减少,次又针1次,白带大减,自觉症状减轻(《针灸学简编》)。
〔文献摘录〕
赤白带下:带脉、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三十壮) (《针灸大成》)。
赤带:带脉、气海、血海、白环俞、三阴交;白带: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灸)(《针灸处方集》)。
针刺治疗宫颈糜烂1010例。取穴;在三阴交稍后处。操作:针尖与皮肤呈30度角向上斜剌,深1~1.5寸,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效:治愈630例,好转280例,无效100例。总有效率为90.1%(《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
针刺治疗带下病30例,主要取关元、归来、气海。肝郁气滞者配肝俞,脾虚湿困者配脾俞,气滞血瘀者配血海,脾胃虚弱者配足三里。手法以实泻虚补。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新中医》)。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带下病?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2.带下病共分几型?主要症状是什么?
3.简述脾虚、肾虚带下的针灸处方和方义。
4.简述湿毒下注带下的针灸处方和治法。
5.除体针外,请再举一、二种治疗带下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