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肿症
硬肿证是新生儿特有的疾病。临床以肌肉硬肿,全身发凉,哭声低微,吸吮困难为主要特征。常见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早产体弱儿更易罹患。
本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元气虚弱,复感寒邪,寒凝经脉,气滞血瘀所致。少数亦有因外感邪热而发病者。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是因先天禀赋不足,气阳虚弱,感受寒邪所致。
(一)阳气虚衰 先天禀赋不足,形气虚弱,气血未充,元阳不振,以致阳气不能温煦肌肤荣于四末,故见肌肤不温,苍白肿亮,压之凹陷,头部活动不灵活,难以伸出俯仰。
(二)寒凝血涩 气候寒冷,护理不当,保温较差,或因生后感受他病或冻伤。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以致寒凝血涩,故出现肌肤拘急,肿硬发凉,患处皮肤色暗发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辨轻重:轻证,皮肤板硬而不僵直,全身欠温四肢发冷而不厥,活动能力较差,肌肤青紫而肿者属轻证。重证,肌肤僵硬如木,头身难以动摇,关节不利,四肢厥冷,皮肤苍白肿亮,或色暗发紫,昏昏多睡,气息微弱,或面青而发搐等属重证。
2.辨内寒与外寒:内寒,肌肤不温,皮肤板硬,身凉肢厥,心腹硬急而痛,哭声低怯无力,面色苍白,大便溏泄而不思食者为内寒。外寒,面部苍白或发绀,肢端发凉,形寒蜷缩,皮肤板硬而凉,关节强直不利,肌肤肿胀,犹如冻伤者为外寒。
3.辨阳虚与血瘀:阳虚,全身冰冷,僵卧少动,皮肤苍白肿硬范围较广,哭声低怯无力,唇舌淡白。血瘀,全身发冷,肌肤僵硬不能捏起,肤色紫暗,唇舌暗红。
本病应与胎寒相鉴别。胎寒的特点:①胎寒多见于胎儿生下后,即昏昏欲睡,面色㿠白,口气清冷,吮乳无力,啼哭声低;②腹痛便清;③四肢厥逆,间有手足挛急现象,但无板硬如木,强直不能转动之症。
(二)论治要点
根据临床证候分寒凝血滞和阳气虚衰两大证型,前者治以活血通络,后者治以益气温阳。同时应采用保暖复温等调护措施进行治疗。此外单用丹参注射液或川芎红花注射液静脉注射,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常见证治
1.寒凝血滞:
证候: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皮肤硬肿,不能捏起,先见小腿、大腿,继之臀部,甚则波及上肢面颊等部位。患处皮肤色暗发紫,或红肿如冻伤,面色晦暗,唇舌暗红。
治法:温经通络。
方例:当归四逆汤。
肢厥寒甚者,加附片、吴茱萸以祛寒温经。面色㿠白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助阳。腹胀气滞者,加广木香、砂仁以行气消胀。肤紫血瘀较甚者,加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
2.阳气虚衰:
证候:全身冰冷,僵卧少动,昏昏多睡,气息微弱,哭声无力,吸吮困难,肌肤板硬,硬肿范围较广,面色苍白,唇舌淡白。
治法:益气温阳。
方例:参附汤。
若四肢厥冷者,加桂枝、当归、黄芪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四)临证权变
若因邪热侵袭,热壅血分,则证见身热面赤,烦躁口渴,皮肤灼热,下肢、阴阜、臀部硬肿,便秘溲赤,舌质红或红绛,苔黄,指纹紫滞。治宜清热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饮加丹参、川芎、红花等行气活血之品。
〔调护〕
1.保护孕妇,做好产前检查,避免早产。
2.加强新生儿的护理。特别是早产儿或体弱儿,应做好保温工作。
3.产房及婴儿室的温度要适宜,特别是在气候寒冷季节,更应注意保温。
4.体温过低的初生儿,应先行温水浴,再保温。
〔应用例案〕
顾某,男,4天,1975年3月5日。七个月早产儿甫生四朝,先天不足,为稚阴稚阳之体,气阳未充,营血不足,营卫不调,体温不升,肢体板硬不温,苔薄腻,脉濡。拟温阳、补气、活血为治。
黄附片1.5克(先煎) 桂枝0.6克 当归4.5克 大熟地9克 炙黄芪3克 赤白芍各4.5克 党参3克 桃仁(打)3克 红花1.5克,一剂。
二诊:3月6日。皮肤板硬似有好转,再以温阳、补气、活血为治。前方续服一剂。
三诊:3月7日。投温阳、补气、活血之剂,皮肤柔软且转温,体温已及常度,舌粘,脉软,面目出现黄疸,前法兼以祛黄。
制附片1.5克(先煎) 赤白芍各4.5克 桂枝0.6克 当归4.5克 桃仁(打)3克 红花1.5克 茵陈9克,一剂。
四诊:3月8日。一般情况甚好,黄疸仍明显,舌粘,脉濡,再宗前治。前方茵陈加至15克。二剂。
五诊,3月10日。投温阳、活血之剂,皮肤硬冷均已消失。……(《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儿科•徐治本医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
按:患儿系七个月早产儿,禀赋不足可知,加以产时遇春寒,寒主凝滞、收引,内外寒困,血行滞涩,故治用参附汤加黄芪温阳益气,桃红四物汤活血通脉,桂枝温经和营卫,黄疸则入茵陈。服药五剂,气阳复,营血充,肌肤得温而肿硬若失,此治病求本之道也。
〔简便验方〕
1.保温:可用热水袋、棉被包裹或将患儿抱在母怀贴肤保温;在医院可用保温箱,或微波,水浴等保温。但一定要注意,逐渐加温,不宜上升过高或过快,以免引起突然变化而死亡。
2.喂养:应给足够热量,以帮助康复,不能吮乳者,可用滴管喂奶,必要时鼻饲,或静脉点滴葡萄糖等。
3.局部处理:在局部硬肿处,生姜煨热擦患部,每日擦2〜3次;或用艾条配生姜片温灸患部,但应注意避免擦破或烧伤皮肤。
〔文献摘录〕
《保婴撮要》:“五硬者,仰头取气,难以动揺,气壅作痛,连于胸膈,脚手心冷而硬,此阳气不荣于四末也。经曰:脾主四肢,又曰:脾主诸阴,今手足冷而硬者,独阴无阳也,故难治……“。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不乳的病因病机及常见证治。
2.何谓胎黄?生理性胎黄和病理性胎黄有何不同?湿热、寒湿、瘀积发黄各有何特点?如何辨证施治?
3.脐风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
4.何谓脐湿、脐疮、脐血、脐突?如何防治?
5.试述不乳、吐乳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试述硬肿症的辨证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