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临床以咳嗽少痰,咽干唇燥,鼻燥出血,皮肤干燥,舌干少津为特征。本病发生于秋季,多在秋分后、小雪前发生。

秋季燥气主令,在脏为肺。小儿肺脏娇嫩,加之阴常不足,若护理不慎,则易于感触秋燥之气,在秋季燥气当令之时,临床可见以邪伤肺卫,损伤津气等为特征的病变。燥邪有偏凉偏温之异,故燥证有凉燥与温燥之别。初秋暑气未尽,气候尙热;或久晴无雨,气候炎热,感受燥热之邪则病多从热化,称为温燥;深秋接近冬令,或气候早凉,感受燥邪后则病多从寒化,称为凉燥。

秋燥属时令疾病,一般病情较轻,传变较少,易于痊愈。但也有因燥致痉的重证。燥邪为病,最易伤津,所以本病总的治疗法则是滋阴润燥。

〔病因病机〕

本病是感受秋令燥邪伤及肺脏而成。在久晴无雨、秋阳以曝之时,感之者多病温燥;若是秋深多凉、西风肃杀之时,感之者多病凉燥。

(一)秋令燥邪,首犯肺卫。

1.温燥:初秋气候,余热未除,或久晴无雨,燥热犯肺,津液受伤,证见发热而微恶风寒,少汗,咳嗽痰少,口渴咽干,烦躁,舌边尖红赤,苔黄而干燥等。

2.凉燥:燥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卫,表卫失和,肺气清肃无权,不能输布津液,证见发热而恶寒较重,头痛无汗,咳嗽重浊,咽干唇燥,皮肤干燥,苔白而干等。

(二)燥热之邪,由卫入气。

燥热伤肺,肺燥则阴伤,阴伤则身热口渴,干咳无痰,心烦气逆,鼻燥咽干,胸满胁痛,苔薄黄而燥;燥热伤及大肠则劫灼津液,肠中液干则传导不行,肠燥便秘,或阴伤腑实,便秘腹胀,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黑干燥。

(三)燥热化火,传入营血。

肺燥化热,损伤肺络,热盛化火,下迫大肠,既有喉痒干咳、咳痰稠粘带血、胸胁疼痛等肺燥伤络的见证,又有腹中及肛门灼热、便泻不爽等热郁大肠的见证。火热之邪,伤气伤血,则又可见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或吐血、衄血、舌绛等气血两燔之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秋燥之时;有凉燥与温燥之别。

2.起病即见肺卫受伤,津液干燥之证,如咳嗽少痰,咽干唇燥,鼻干出血,皮肤干燥,舌红少津等。

3.一般病情较轻,传变较少,易于痊愈。

凉燥与温燥的鉴别:

1.凉燥谓之次寒,发于秋风肃杀、秋雨连绵之时,乃燥之胜气,证见头痛、畏寒、咳嗽、无汗、鼻塞流涕、咳声重浊、舌润苔白。

2.温燥谓火就燥之义,发于秋干久旱之季,乃燥之复气,证见热渴、有汗、咽痛、咳血、皮肤干燥、舌红少津等。

(二)论治要点

燥邪为病,最易伤津,所以治疗原则是以滋阴润燥为主。然而秋燥毕竟是外感之病,其治疗在润燥的同时,还必须分别所受燥邪的寒热属性的不同,以及兼证的差异,辅以不同的疏表透邪的方法:凉燥初犯,宜辛开温润,不宜辛散,防伤津液;温燥初犯,宜辛凉甘润,重在清热,注意保津。兼有暑湿内伏,则辛开中佐以芳香淡渗之品;若暑从火化,则凉润中参以泄热养阴之品;病程日久,伤阴耗血,则当滋阴养血,不可苦寒清凉。临床上还应注意,治燥和治火是不大相同的,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则宜柔润;火郁可以发之,燥邪只宜润之;治火可以直折,治燥只宜润化。

(三)常见证治

1.卫分证治:

(1)凉燥: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咽干唇燥,咳嗽痰稀,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数,指纹浮红。

治法:宣肺达表,化痰润燥。

方例:杏苏散。

咳嗽甚者,加浙贝母、炙紫苑;恶寒重者,加葱白、淡豆豉;头痛者,加防风、川芎。

(2)温燥: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汗少,咳嗽少痰,鼻燥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苔白,脉数,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甘润。

方例:桑杏汤。

咳嗽黄粘者,加马兜铃、瓜蒌皮;鼻衄者,加白茅根;咽喉干痛者,加牛蒡子。

2.气分证治:

(1)燥干清窍:

证候: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舌红少津,舌苔薄黄,脉象洪数,指纹色紫。

治法:轻宣上焦燥热。

方例:翘荷汤。

目赤者,加菊花、夏枯草;咽痛者,加牛蒡子、板兰根。

(2)燥热伤肺:

证候:身热口渴,鼻燥心烦,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满胁痛,咽喉干燥。舌边尖红赤,苔薄黄而燥,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法:清肺润燥,养阴生津。

方例:清燥救肺汤。

热甚津伤者,加芦根、沙参;渴甚者,加天花粉、石斛;便结者,加火麻仁、玄参。

(3)肺胃津伤:

证候:身热不甚,干咳不已,口干舌燥而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紫滞。

治法: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方例:沙参麦门冬汤。

(4)肺燥肠结:

证候:咳嗽不爽,痰多,腹胀满,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指纹紫。

治法:肃肺化痰。

方例:五仁丸。

痰黄者,加浙贝,牛蒡子;溲赤者,加淡竹叶,白茅根。

(5)腑实津伤:

证候:便秘腹胀,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黑而燥,脉沉实,指纹紫滞。

治法:滋阴、养液、攻下。

方例:调胃承气汤加鲜生地、麦冬、玄参。

3.营分、血分证治:

(1)燥伤肺络:

证候:喉痒干咳,痰粘带血,胸胁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口干,舌质红,苔燥,脉滑细,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止血,滋阴润燥。

方例:阿胶黄芩汤。

(2)气血两燔:

证候:身热口渴,烦躁不安,甚或吐血,衄血,舌绛,苔黄。

治法:清气凉血。

方例:玉女煎以生地易熟地去牛膝,加玄参。

(四)临证权变

若邪热久羁,劫伤阴液,传入下焦,伤及肝肾,而造成水不涵木、虚风内动之证,临床可见身热,唇焦齿干,神烦而啼,继而脊强肢瘈,气冷痰壅,甚或昏厥,治宜清热熄风,润燥舒筋,可用增液汤加钩藤、菊花、至宝丹之类。若邪热稽留,耗损真阴,证见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宜育阴潜阳,用大定风珠加减。

〔应用例案〕

病者,刘君令郎,年六岁,住本乡。

时值夏历八月,先患寒热,医者杂治未愈,终来邀余。

证见身热咳嗽,无痰口渴,兼以下利清谷,舌色红而苔白。脉浮大,此正喻嘉言所谓“肺热无从宣泄,急奔大肠也”。

疗法:以清肺热而兼润大肠,即与泻白散加减。处方:

黄芩一钱 地骨皮三钱 光杏仁钱半(勿研) 陈阿胶一钱(烊冲) 生甘草四分

效果:一剂泻即少止,二剂热渴俱除,再二剂而咳嗽全瘥矣。

廉按: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无处可宣,即奔大肠,此为顺传,每见食入则不待运化而直出,食不入则肠中之垢污亦随气奔而出,是以泻利无休也。此案悉遵喻法,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则源流俱清。连投四剂,身热咳嗽泄泻,一齐俱止,可为治燥咳兼泻之特效新法。《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萧琢如医案》。

〔简便验方〕

1.雪梨一个,冰糖适量,蒸服。

2.甘蔗汁30克,蒸服。

3.梨汁、荸荠汁、鲜芦根什、麦冬汁、藕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或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方)

〔文献摘录〕

《幼科要略》:“秋燥一症,气分先受,治肺为急;若延绵数十日之久,病久入血分。又非轻浮肺药可医”。

《幼科集成》:“秋天肺燥,咳嗽无痰”。

《幼科释迷》:“秋燥一证,气分先受,治肺为急”。

《通俗伤寒论》:“秋深初凉,西风萧杀,感之者多为风燥,此属凉燥,较年冬风寒为轻;若天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为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

《解难》:“……当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自平而愈,慎勿用苦燥,劫烁胃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