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

针眼又名“土疳”。是风热之邪所致的常见眼病。临床以睑缘生小癤,形似麦粒有尖,痒痛不适为主要特征。轻者不成脓,可不药自消。重者数日便化脓,脓溃方愈。部分儿童常一核溃破,一核又起;一眼痊愈,另一眼又患。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疏风清热。

〔病因病机〕

多为过食辛辣炙煿,使脾胃蕴热,复感风邪,风热搏结,上攻眼睑。或患儿体质虚弱,营卫不固,外邪侵及胞睑,酿而成癤。由于脾胃蕴热,循径上攻胞睑,致营卫失和,气血失调,凝而不行,化热成脓。患儿机体虚弱,邪毒外侵,正不胜邪,致上下胞睑,左右两眼,反复交替发作。风胜则肿,热积反溃。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病位在胞睑。初起胞睑痒而微痛,近睑缘部皮肤微红微肿,继而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明显压痛。

2.部分症状较重的儿童,可有畏寒发烧,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3.临床上常把睑外侧的肿核称为“外针眼”,睑内侧者称“内针眼”。

本病应与胞生痰核鉴别:胞生痰核,为胞睑内生核状硬结,不红不痛,按之可滑动,与皮肤不粘连。病程缓慢,病变不侵及白睛。

(二)论治要点

未成脓者,应退赤消肿,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促其早愈。如疼痛隐作,按之有波动感,则为脓已成熟,可刺破排脓。

(三)常见证治

1.风热外袭:

证候:风与热邪皆能作痒,风胜热胜亦皆致肿。故主要症状表现为胞睑微红微肿,痛痒不适。可伴有头痛,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例:银翘散。加黄芩、黄连。

2.热毒上攻:

证候:脾胃积热,上攻胞睑,阻滞脉络,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胞睑红肿,硬癤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例:泻黄散合清胃散。

3.脾虚伏热:

证候: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正气不固,外邪入侵,热伏胞睑,表现为针眼时愈时发,全身和局部症状均较轻。

治法:补脾益气,兼清伏热。

方例:四君子汤加防风、薄荷、藿香、陈皮、黄芩、栀子。

(四)临证权变

针眼之惯发者,常由气血虚弱,易感风毒所致;亦有余邪未清,热毒蕴伏而再生者。故在肿核消退后,仍应结合全身具体情况,或续清余邪,或酌予调养气血之剂,以免复发。

〔调护〕

1.注意休息,不要用手揉擦眼部,避免强光刺激。

2.必待肿核变软化脓方可穿刺排脓,过早穿刺,脓液不能排出,以致风邪侵入,头面漫肿,痛彻头脑者,则易变生恶候。

〔应用例案〕

乔某,女,16岁,1980年7月13日诊。平素眼干涩痒,视物如雾,眼科检查为假性近视。近年来两眼睑交替反复发生红肿生疖掣痛,五、七日疖破脓出即可自愈。西医谓之“麦粒肿”。今右下眼睑又生疖肿涩痛,伴心烦口苦,尿赤。查舌质红,脉细弦数。乃脾胃素有热毒蕴积,又感风热之邪所致,遂投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治之。处方:

当归尾10克 浙贝母12克 苦参12克 金银花25克 陈皮10克 栀子10克 甘草6克三付,水煎服。

7月17日再诊:右下眼睑之疖已消退,心烦口苦,尿赤等证悉减,脉细弦。药切病情,再守方进五付,以清其余热。(《袭志贤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年7月)

按:针眼病容易复发,据袭老经验,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方,有特殊疗效,且愈后再连服此方4〜5剂,可根治。

〔简便验方〕

1.用温盐水热敷,咸能走血,使局部气血流通,淤滞消散。

2.雄黄粉醋调外涂(注意切勿进入眼内)

〔文献摘录〕

《证治准绳•七窍门》:“土疳症谓脾上生毒,俗呼偷针眼是也。有止生一目者,有二目相继发生者,有邪微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因风乘虚而入,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其病不一,当随宜治之,……世传眼眦初生小皰,视其背上即细红点如庖,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热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