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肿

疖肿是局部皮肤红肿化脓的一种外科疾病。临床以皮肤红肿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出脓即愈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秋季,可生于全身各部,但以头部为多见,常此起彼伏,反复发作,主要由热毒壅结皮肤所致。

〔病因病机〕

本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夏秋气候炎热,太阳曝晒,暑热之毒蕴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外发于肌表而成。严重者,热毒旁窜,互相蔓延,可致肌肉腐蚀,头皮窜空。亦有因痱子抓破皮肤、感染热毒而转成本病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多发于夏秋季,以头部为多见。

2.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自行破溃或切开后流出脓水。

3.一般无全身症状。

4.若初起时用力挤压或碰伤,往往可以转成疔疮。

本病应与疔疮、外痈鉴别:

1.疔疮:红肿范围较大,坚硬根深,如钉,多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且病势急剧,迅速蔓延,可致筋伤骨损。

2.外痈:随处可生,局部顶高色红,表皮光亮,初起无脓头白点,漫肿范围较大,且发病迅速,易肿易化脓,易溃易敛口。

(二)论治要点

本病按病情轻重可分为暑疖和蝼蛄疖,前者宜清热解毒,后者宜消肿清火,提脓去腐。临床上以暑疖最为常见。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内治配合外治,初起以内治为主,后期以外治为主。

(三)常见证治

1.暑疖:

证候:头面突发硬小结节,红肿疼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有黄白色脓头,破溃后流出脓水,或结块无头,三、五天切开后流出黄脓,口苦咽干,便秘溲赤。

治法:清热解毒。

方例:清暑汤。

2.蝼蛄疖(蟮拱头):

证候:头皮上突发硬节,形如曲蟮,根脚坚硬,溃破后虽出脓水而坚硬不退;或硬节三五枚相连,溃破脓出,其口不敛,日久头皮窜空。

治法:消肿清火,提脓去腐。

方例:九一丹掺;太乙膏外贴。

(四)临证权变

若疖之皮厚无头,按之应指者,为脓已成,需切开排脓;若疖肿失治,逐渐增大,脓头呈现,兼红线循经隐现,肿痛难忍,手不可近,伴大便闭结者,属热毒内攻,用当归二花汤加野菊花、大黄泻热逐瘀;疖肿溃破流脓,久不收口,外流清水,属气虚邪恋,治宜补气托毒,内服补气活血汤,外敷拔毒生肌散,上贴拔毒膏。

〔调护〕

1.避免在烈日下曝晒。

2.夏天少吃辛辣炙煿助火之食物。

3.禁吃鸡、鱼、虾等发物。

〔应用例案〕

一小儿素有肝脾之症,患疖较多,用仙方活命饮二剂,肿痛顿退,又用四味肥儿丸、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其时同患此症用犀角丸、化毒丹,伤其脾胃者,俱致不起。(《保婴撮要•热毒疮疡》)

按:小儿患疮疡疖肿,最忌过用寒凉,故本例用仙方活命饮、四味肥儿丸、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即愈,而同患此症用犀角丸、化毒丹等寒凉二剂而不起,这是因为小儿脾胃虚弱,过用寒凉则既逼毒内攻,又伤败脾胃,没有不贲事的。

〔简便验方〕

1.鲜蒲公英、马齿苋各30克,捣烂外敷。每日2〜3次。(《外科学•暑疖》)

2.治小儿头上软疖,用枳壳一个,刳去瓤、磨令口平,以面糊涂枳壳四周,安贴于疖上,于一边安一灯芯,以通脓水,则脓自出。(《幼幼集成•疮疥杂方》)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肿结长一寸至二寸,名之为疖。亦如痈热,痛久则脓溃,捻脓血尽便瘥。亦是风热之气,客于皮肤,血气壅结所成”。

《外科正宗•蟮拱头》:“蟮拱头,俗名㺁猪是也。患小而禀受悠远,皆父精母血蓄毒而成。生后受毒者,只发一次,其患肿高,破之又肿,皆禀受时原有衣膜相裹,毒虽出而膜未除,故愈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