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

小儿湿疹古称“胎风”,“奶癣”、“胎𤼏疮”,是婴幼儿皮肤表面发生红疹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临床以面部对称性出现细粒红疹,瘙痒、破后糜烂流水,常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多发于满月至1岁左右的小儿,尤以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最为常见。主要由于湿热内蕴,复感风邪所致。

古代文献中,言小儿疮、癣、风,有时包括本病。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湿热内蕴,复感风邪及血虚受风、皮肤失养所致。

1.湿热内蕴,复感风邪:孕妇素体阴虚,或妊期嗜食辛辣厚味,致婴儿禀受胎毒,湿热之邪,蕴于体内;或婴儿过食肥甘及牛乳,易生湿热,复感风邪、与内蕴之湿热相搏,浸淫皮肤,形成本病。

2.血虚受风、皮肤失养:小儿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复感风邪;或湿疹病久,耗伤津血,湿久热化,皮肤失养,均可导致患部皮肤增厚、粗糙、脱屑。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本病多发生于1个月到1岁左右的肥胖儿,尤以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最为多见。

2.多发于面部,且呈对称性分布。

3.初起皮肤潮红,继之上生针尖大小,密集之红疹或水泡、溃后糜烂,流水浸淫成片,日久皮肤增厚、粗糙、脱屑。

4.一般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本病应与尿布疹、天泡疮相鉴别:

1.尿布疹:仅发生于臀部、会阴部、大腿内侧与尿布接触的部位,若经常更换尿布、病变可暂时缓解。

2.天泡疮:多发生于夏季、以稍大一点的儿童多见,皮肤突然发生水泡,一般如豌豆大小,泡壁极薄,内含透明水液,能够互相传染。

(二)论治要点

本病依发病原因可分为风湿热证和风热血虚证两类,前者宜祛风清热利湿,后者宜养血祛风。临床以风湿热证最为常见。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必须配合外治之法,此外,必须分清湿重还是热重,是属实还是属虚,以便在治疗上有所侧重。

(三)常见证治

1.风热夹湿:

证候:前额及两顋皮肤发细粒红疹,多有脓水渗出,融合成片,甚者可蔓延至颈项、胸、腋等处,脓水干后,渐渐结痂,瘙痒难忍,哭闹不安。常伴纳呆、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方例:消风导赤汤。

2.血虚风热:

证候:初起皮肤发红,干燥脱屑、奇痒;或风湿热证反复发作,局部皮肤变厚,粗糙,呈暗红色或灰白色,一般无渗液,瘙痒较甚,抓后渗血。伴烦躁口干,大便燥结,舌红苔微黄而干,指纹淡紫。

治法:养血祛风。

方例:四物汤加蝉蜕、地肤子、蒺藜。

(四)临证权变

伴有发热者,加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痒甚者,加地肤子、白藓皮;病情反复发作者,加首乌、全虫。

〔调护〕

1.孕母忌食辛辣、炙煿、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2.少用肥皂洗脸,以免刺激皮肤。

3.保护面部,防止抓痒擦破。

4.禁食鱼、虾、鸡、南瓜等发物。

〔应用例案〕

王某,女,4个月,于1976年10月5日就诊。患女生后月余,眉间、前囟、两颧部位即起湿疹,经用西药治疗不效,此起彼伏,局部红肿湿糜作痒,烦躁不宁,纳乳减少。予祛风止痒洗剂(荆芥、防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艾叶各15克、川椒4.5克),水煎外洗,日2次,洗后拭干,涂以雄黄散。(雄黄3克、枯矾、煅石膏各9克、大黄6克、铜青、冰片各1克)。3日症减,7日后痊愈。(《幼科条辨•湿疹》)

按:本例湿疹患者,仅用外治法10天即获效。可见,本病若善用外治法,常能收到预期之效果。

〔简便验方〕

1.雄黄9克、枯矾6克,共为细末。流黄水者,撒之;不流水者,凉开水调抹。(《实用中医儿科学•湿疹》)

2.蛋黄油:将鸡蛋煮熟去白,取蛋黄放勺内炒焦发黑,即可有油熬出。外涂治湿疹。(《幼科条辨•湿疹》)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候》:“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谓之乳癣。言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变生,此仍以乳汁洗之便瘥”。

《外科正宗•奶癣》:“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