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泄泻是因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泻下为主症的疾病。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征。本病四季皆可发生,尤多发于夏秋两季。一般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本病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及脾胃虚弱等所致。若暴泻无度或治疗不当,易致耗伤气阴,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甚则导致“慢脾风”。泄泻日久,常影响生长发育而形成疳证。
西医所称的“婴儿腹泻”或“肠炎”等,相可参考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及脾胃气虚、脾肾阳虚等因所致。
(一)感受外邪 泄泻与天时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六淫之中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其中尤以湿邪最为多见,因脾恶湿而喜燥,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阳,脾失健运,水谷混杂而下,以致发生泄泻。所以有“湿多成五泄”和“无湿不成泻”之说。其它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肺卫,从表入里,使脾胃升降失司,亦可直接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但仍多与湿邪相兼而致病。
(二)内伤乳食 小儿泄泻,伤于乳食者最为常见。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而生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较成人为迫切,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乳哺不当,或过食生冷瓜果及不洁之物,则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失职,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遂成伤食泻。
(三)脾胃气虚 脾之运化,全赖阳气内充,若脾阳不足,运化无权,则水谷不化。若禀赋素弱,或病后失调,或寒凉药物攻伐太过,都可致脾胃虚弱,脾虚则无阳以运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布,乃致合污而下,遂成脾虚泻。
(四)脾肾阳虚 肾中真阳能助脾胃腐熟水谷、帮助肠胃消化吸收。若小儿禀赋不足,或久病、久泻之后,脾虚必及肾,或肾阳本虚,不能温煦脾阳,遂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大肠,而致澄沏清冷,洞泄不禁。且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肾阳不足,阴寒独盛,则洞泻不止。
小儿泻泄易于耗伤气液,故凡病情严重或治不及时者,常可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俱伤”等重证。若久泻不止,元气受伤,脾胃虚弱,引起虚风内动,出现慢惊风或慢脾风等危重证候。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可按粪便的性状与临床表现分辨寒热、审察虚实。凡暴泻者多实;久泻者多虚;迁延难愈者多虚中挟实。腹胀痛者多实;胀而喜按者多虚。粪便黄褐而臭者多属热;便稀如水,粪色淡黄或呈青、白色,臭味不甚者多寒。舌苔厚腻者多属湿滞;舌质红,苔黄者,多为热邪;舌淡胖边有齿痕者为伤阳;舌红绛而干者为伤阴。
2.从泄泻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分辨病情属轻属重。轻证,便次不多,便溏如糊状或如蛋花样,身热不甚或无发热,无呕吐,精神尚佳;重证,便次较频,每日可达十多次或数十次,或伴呕吐,多伴身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口渴不止,或目眶凹陷,前囟下陷,尿量减少,口唇樱红,舌绛而干,甚或四肢不温,腹胀肢厥。
本病应与痢疾相鉴别:痢疾虽亦有大便溏薄,便次增多的证候,但以腹痛、里急后重,利下赤白脓血为主症,且多有与痢疾接触史。
(二)论治要点
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调理脾胃为主,佐以利湿。挟有风寒表邪者,辅以疏解,挟有暑邪者,兼以清暑;挟食者,佐以消导。久泻脾虚者,应予健脾;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久泻不止者,宜固涩。但在具体用药时,应注意暴泻不可骤用补涩,即使久泻,也应在积去湿化之后,否则留邪在内而迁延不愈,故应注意补不留邪;对苦寒清热之品,务求中病即止,过服则伤脾胃;辛燥淡渗之品,多有伤阴之弊,切勿过量。脾健不在补,贵在运,过用补益亦能碍脾,使用消法时,也要“消不伤正”。
(三)常见证治
1.伤食泻:
证候: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化积。
方例:保和丸。
若脘腹胀满或腹痛者,加木香、厚朴。呕吐较甚者,加藿香、生姜。婴幼儿可用保赤散,以消食止呕,化积除痰,如积滞化热而见舌红苔黄,烦躁口渴者;可加黄连。
2.风寒泻:
证候:泄泻清稀,便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滑。
治法:疏风散寒。
方例:藿香正气散。
若风寒束表,恶寒发热较重者,可加防风、羌活。寒湿内困,腹痛较剧者,加木香、砂仁。若兼食滞,大便臭秽者,加山楂、神曲。若湿邪内困,便稀溲短者,加泽泻、猪苓。
3.湿热泻:
证候:泻下稀薄,水份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
方例:葛根黄芩黄连汤合六一散。
若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呕较频者,加半夏、生姜汁或玉枢丹。若舌苔厚腻,渴不欲饮,湿重于热者,加苍术、藿香、厚朴,若高热、烦渴引饮者,加石膏、寒水石。舌质红者可稍加重黄连、黄芩。此外,对夏秋之间,外感暑湿之邪所致之暴泻,亦可选用王氏清暑益气汤。
4.脾虚泻:
证候: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肌肉消瘦,舌淡苔白,且易反复发作。
治法:健脾益气。
方例:参苓白术散。
若时见腹痛者,加木香。久泻不止而不挟杂积滞者,加诃子、赤石脂。下泻清稀,或水谷不化者,加干姜。若脾虚泻兼夹湿滞,证见泄泻、呕吐、腹痛、苔腻或口渴不止者,宜健脾化湿,理气止痛,升阳止渴,可用七味白术散。
5.脾肾阳虚泻:
证候:久泻不止,食入即泻,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㿠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法:补脾温肾。
方例: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若脱肛者,加黄芪、炙升麻。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禹余粮。
(四)临证权变
泄泻重证兼有伤阴时,可见皮肤干燥或枯瘪,目眶及前囟凹陷,啼哭无泪,口渴引饮,齿干唇红,舌绛无津或起芒刺,小便短少。治宜酸甘敛阴,用连梅汤治疗。泄泻重证兼有伤阳时,可见泄泻不止,便稀如水,面色苍白,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舌淡苔白,脉沉微。治宜温阳救逆。用参附龙牡汤治疗。若阴阳两伤时,可见面色㿠白,神萎肢冷,哭而无泪,舌质光红。治宜阴阳两补,用上述两法配合应用。
〔调护〕
1.注意饮食的调摄。轻证患儿,宜适当减少乳食,缩短喂奶时间和延长间隔时间。重证患儿,初起即须禁食8~12小时,待病情好转,再渐给予少量母乳或米汤等易消化之食物。初愈后仍应注意调摄乳食,力戒油腻生冷之品。
2.每天注意大便次数,颜色、性状、气味的变化,及有否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
3.保持凊洁,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开水冲洗臀部并拭干,扑上滑石粉,防止皮肤糜烂。
4.脾肾阳虚有泄泻者,如身凉肢冷而青,应注意保暖,尤以下肢保暖为重要。
〔应用例案〕
庞某,女,4个半月,于1970年7月1日入院,住院号10749。发热,腹泻,呕吐十余日,近五天病情加重。入院五天来仍发热,腹泻也未减轻,昨日达22次,有时呕吐,口不渴。自昨日起禁食12小时。要求中医会诊。临床所见:精神软弱,面色晦暗,前囟及眼窝凹陷,腹部胀满,肠鸣音减弱,大便呈淡黄稀便,量多,尿少,舌质红,苔白腻而粘,指纹青紫。体温39℃。
辩证:暑湿夹食作泻。
治法:清暑解表,利湿止泻。
方药:
六一散12.5克 藿香4.7克 葛根4.7克 云苓6克 大腹皮6克 姜厚朴3克 苏叶3克
服一剂后热退,身有微汗,呕止,腹胀减轻,尿渐增多。大便每日十次,色质略有好转,口润,舌已不粘腻。证属暑湿渐化,脾虚益显,拟健脾止泻。
方药:党参9克 云苓9克 炒白术9克 炒泽泻9克 陈皮9克 白扁豆9克 莲肉9克 炙甘草3克 炒山药12.5克 六一散8克 煨肉果6克 大腹皮6克 苍术4.7克
服2剂后,精神好转,腹胀消失,纳可,夜半至今晨大便2次,水分已少,尿量增多。拟方:
党参9克 云苓9克 炒泽泻9克 破故纸9克 炒白术9克 炒薏米9克 炙甘草3克每日一剂。
服四剂后一般情况好,面色红润,精神好,大便日2至3次,色、质正常,病愈出院。(《何世英儿科医案》)
按:本案为暑湿夹食作泻,高热与腹泻乃本病治疗之关键。然而,导致高热、腹泻之因则为暑湿挟食,而暑湿之为患尤烈。故首用清暑解表利湿之剂,一剂而热退;继以健脾止泻之方,两剂而泻止。审因明晰,施治果断,解表除热于先,健脾止泻于后,而始终把握其根本,即清暑、利湿、消滞、健脾。
〔简便验方〕
1.山药散:土炒山药30克,焦神曲12克,鸡内金(微炒)6克,共研细末。每日用量:6个月以内1.5克;6个月至1岁3克;1岁以上每岁增服3克,服时加糖适量,用热开水调成糊状,分三次口服,5日为一疗程,此方适用于小儿脾虚泻。
2.苍术粉、山楂粉等分。用于一般泄泻,久泻加炮姜粉混合,每次1至1.5克,一目3次,开水调服。
3.儿茶散:儿茶25〜50毫克/公升/日,分3〜4次口服,用于热泻。
4.大蒜头一个,煨熟吃下,或捣烂,开水冲服;或烧炭存性研末,冲服;或加红糖同煮服。治疗急性腹泻。
5.皮硝30克,或大黄粉加蜂蜜外敷脐部。用于重证泄泻腹胀者。
〔文献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不思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肉色,是伤食,当下之,后和胃。”“不思乳食,大便青白色,乳食不消,此上实下虚也。”“若吐乳泻黄,伤热乳也;吐乳泻青,伤冷乳也,皆当下之。吐泻昏倦,睡不露睛,胃实热也”。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泻论》:“泻多日,唇口及粪色皆白,粪颇多者,久因成冷,脾胃衰困,恐变脾风发痫,宜以药防备而温养,补助脾胃。泻于暑热时多患者,谓时热及饮食皆冷故也,不伤于热,必伤于冷,若伤热伏暑而泻者,则心脏烦热,必小便不利,清浊不分,泻色赤黄,宜利小便,解暑热;若小便快而泻者,冷泻也,色必青白,谷不化,宜温脾胃止泻”。
《幼科全书》:“凡治泄泻,不问轻重,只要乳食如常,不生他证者则易愈。”。
《幼幼集成•泄泻证治》:“凡泄泻肠鸣腹不痛者,是湿,宜燥渗之,饮食入胃不佳,或完谷不化者,是气虚,宜温补之;腹痛肠鸣泻水,痛一阵泻一阵者,是火,宜清利之;时泻时止,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为食积,宜消之,体实者宜下之,如脾泻已久,大肠不禁者,宜涩之。元气下陷者,升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