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

腹胀,是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脉络暴露,腹皮绷急如鼓为主要特征。本病为儿科临床所常见,但多续发于其它疾病过程中。在古代文献中,“胀”多指气而言,属气分病。由于脾胃位居腹部,同处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阴阳升降之枢,所以腹胀主要责之于脾胃。

小儿腹胀多因食滞、虫积、湿热、脾虚、脏寒、气结、血瘀等所致。

〔病因病机〕

本证多因乳食不节、水寒伤中、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虫蛊积聚脾虚脏寒所致。

(一)乳食积滞 乳食不节,胃强能纳,脾弱不消,则停积不化,传导失常,气滞不行而致脘腹胀满。

(二)水寒伤中 多因寒水相搏,停聚中州而致水湿困脾,阳气不能输布,水停湿聚故腹部胀满。

(三)湿热蕴结 外感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不得外泄,升降失调,气机郁阻而致腹胀。

(四)肝脾血瘀 小儿情志失调,或因恼怒伤肝,肝气郁结伤脾,而致脾胃运化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湿不能转输以排泄于体外。于是清浊相混,加之肝气郁滞,气血凝聚,脉道壅塞而致血瘀、水气内积故腹大胀满。

(五)虫蛊积聚 小儿如涉疫水,感染水毒,日久内伤肝脾,脉络瘀塞,升降失常,水聚中焦而生腹水,形成水蛊肿胀。

(六)脾虚气滞 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脾气素虚,或因吐泻之后,或因攻伐太过,戕贼正气,脾胃虚弱,饮食难化,脾气壅滞而致食少腹胀。

(七)脾胃虚寒 脾胃素虚,脏气不足,又因过食生冷之物,寒伤中阳,或外感风寒之邪,客于肠胃,中阳受损,寒邪凝滞,气滞不通,则腹部胀满。此即《内经》所谓“藏寒生满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本证在半月至1月之间不断进展,则属缓中之急,多为实证。阳证。若腹胀迁延数月,则为缓中之缓,多属虚证、阴证。

2.腹胀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腹胀时减,后复如故为虚;腹满不减为实。体弱色悴声短为虚;体强色红气粗为实。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者为虚;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者多实。先肿于外而胀于里者为虚,先胀于里而后肿于外者为实。脉弦数微细为虚;滑数有力为实。

3.腹胀初起,按压腹部,随按随起,如按气囊,此乃以气结为主。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病变则以水裹或血瘀为主。以水裹为主者,腹部坚满,摇动有水声,按之如囊裹水。若以血瘀为主者,则见腹壁青筋暴露。

(二)论治要点

本病不外虚实两大类。对实胀,由饮食停积者,当去其积;因气滞者,当理其气;因血瘀者,当行其血。其余热者寒之,结者散之,清浊相混者分利之,或升降其气,或消散其邪。如属虚寒,当温补;如属实热之证,则宜攻逐。但小儿腹胀,自病之始,就有实中夹虚,故使用上法治疗时又往往耗伤脏气,因此遣方用药勿求速效,千万不能攻伐太过,以免耗伤正气。在选用温补脾肾等法,亦应兼顾祛邪,以免助邪增胀。

(三)常见证治

1.食积腹胀

证候:脘腹胀满,按之坚痛;或痛则欲泻,泻后痛减;或嗳腐吞酸,不思乳食,夜卧不安,手足心热;舌苔白厚,脉象沉滑,指纹沉滞。

治法:消食导滞,行气消胀。

方例:保和丸。

腹胀甚者加香附、厚朴或枳壳、槟榔;腹痛甚者加广木香、砂仁;兼呕吐者加苏梗、黄连。

2.水寒伤中:

证候:腹大胀满,接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或白腻,脉缓。

治法:温中行水。

方例:实脾饮。

小便不利者,加猪苓、桂心。脘胁胀痛者,可加香附、延胡索。脘腹胀闷者,加砂仁、枳壳。

3.湿热蕴结:

证候:胸痞腹胀,头晕身重,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口淡或甜,小便黄少,大便溏而不爽,舌苔白黄厚腻。

治法:清热渗湿,佐以芳香化浊。

方例:三仁汤加藿香、黄连。

若口甜者,加佩兰。腹胀甚者,加草果、大腹皮。若发黄者,加茵陈、黄柏。小便赤涩不利者,加白茅根、车前仁。

4.肝脾血瘀:

证候: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攻痛,面色暗黑,唇色紫褐,口渴,饮水不能下,大便色黑,舌质紫红,或有紫斑,脉细涩或芤。

治法:活血化瘀。

方例:调营饮。

5.虫蛊腹胀:

证候:腹部胀满,胁下有痞块,小便减少,舌苔白薄,脉象有力。病情发展则腹胀益甚,面色苍白或萎黄,肌肉消瘦或虚浮,食量减少,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大便或干或溏,舌质淡或胖,脉象虚弦。

治法:初期行气利水,化瘀通络。中期攻补兼施。晚期攻补迭相为用。

方例:初期调营饮。中晚期化瘀汤和香砂六君子汤交替应用。

6.脾虚腹胀:

证候:面色痿黄,困倦乏力,不思饮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溏薄,唇舌淡白,苔白,脉细弱,指纹青淡。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导滞。

方例:香砂六君子汤。

若兼食滞者,加焦三仙、鸡内金或谷芽。

7.脏寒腹胀:

证候:腹满时减,复如故,时腹自痛,呕吐下利,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小便清利,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中散寒。

方例:理中汤。

若兼呕吐者,加砂仁、半夏或丁香、吴茱萸,挟热口苦吐酸者,加黄连。脾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温肾阳,补火以生土。

(四)临证权变

小儿腹胀尚有水蓄膀胱所致者,证见小便不利,少腹胀满兼见发热、恶寒、口渴、脉浮等。治宜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此外,下焦蓄血亦可见少腹胀满或痛,大便黑色,小便自利等,治宜活血化瘀,泻热破结,方用桃仁承气汤。对于小儿蛔疳之腹胀,多见肚大青筋,腹皮胀急,或腹起硬块,或绕脐腹痛,面黄肌瘦,食欲异常,大便下蛔等。治宜驱蛔,方用加减下虫丸,驱虫后服香砂六君子汤调补脾胃善后。若腹胀中期积水不消,到了晚期则正气虚惫,渐见形消骨立,腹水有增无减,面色黧黑,腹壁青筋暴露,脐凸,脉息细硬如循刀刃或微细欲绝,舌体大多红绛,前半部无津液,则为危殆之候。治宜攻补兼施。

〔调护〕

1.注意饮食卫生,定时定量,多吃蔬菜,多喝开水。对于有过敏史者,慎食鱼虾品。

2.尽量避免乳蛾、烂喉痧及脓疱病的发生,如有发生要及时治疗。

3.避免与疫水接触。

〔应用例案〕

肠气不收,腹形胀大。

李某某,女,出生婴儿。生下,发现腹胀如蛙形,按之柔软而无疼痛表情,吮乳,排便均正常。一月后,有时夜啼,有时吐乳。

诊视指纹红活,舌苔薄白。诊为胎气不和,遗传及子,方用四磨汤加味。

广陈皮2克 花槟榔2克 炒枳壳2克 广木香1克 莱菔蔸1克 蝉蜕衣5个

:本方连服至四十余剂,腹胀完全消失,乳哺增进,面容红润。此系妊娠中胎气不和,脾精失运,影响到胎儿。因此分娩时出现腹形胀大如蛙腹,然无其它症状。故用槟榔、橘皮、枳壳、木香,调理肠气,加莱菔以消乳滞,配蝉衣以消风滞,调整肠胃机能,气散能收,因而获效。(《李聪甫医案》)

〔简便验方〕

1.白术3克,或鸡内金3克,共研细服。或焦三仙9克煎服。用于食积气滞腹胀。

2.消胀散:绿萼梅、鸡内金(炒)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服1.6克,每日服2次,用于疳积腹大如鼓者。

3.猪肚1个,洗净,入大蒜子一球,桔饼1个,白胡椒30粒(勿捣碎),文火令极烂,分数次吃汤。

〔文献摘录〕

《幼科发挥》:“胀病有二,属虚者多,实者少,东垣、钱氏等从虚治。《内经》云:太阴从湿,谓寒湿也,作热治者误矣。当以脉证辨之”。

《幼幼集成•胀满证治》:“夫胀满者,腹胀气满也。因于脾肺气虚不能健运,所以作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