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痢疾,是小儿在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儿童发病率较成人为高,尤以2〜10岁的小儿,易于罹患,而且极易化火内陷,出现壮热、神昏、惊厥等危重证候,若不及时抢救,往往导致严重后果。

本病主要是由暑湿疫毒之邪所致。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弱,夏日又恣食瓜果冷饮,每每脾胃先伤,加以贪凉冒寒而促发本病。

〔病因病机〕

由于小儿脾胃薄弱,卫外不固,易外感暑湿疫毒,肠胃积滞,气机壅阻,津液凝滞,蒸腐气血而发病。邪毒熏蒸,则发热;气机壅阻,见腹痛,气血津液受损,肠络受伤,则大便脓血;邪毒内郁,气机壅滞,则里急后重。由于小儿疾病易虚易实,故感邪以后传变迅速,特别是疫毒痢,其变化尤为急骤。

(―)湿热之邪,壅滞肠中 湿热之邪,蕴结熏蒸,致使气机不畅,传导失司,故见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脉络受伤,气血瘀滞,化为脓血,故下痢赤白。

(二)暑湿疫毒,直犯心包 暑湿疫毒之邪,熏灼肠道,故见壮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鲜紫脓血;若热毒深重,窜入营血,迫及心包,则见烦躁不安,或嗜睡神昏,甚至昏迷抽搐。蕴结肠内的积食与邪毒不及时下达者,可无脓血便。

(三)寒湿滞留,气机受阻 患儿素体脾阳虚弱,夏秋之时,又被风冷所伤,致以寒湿内阻,肠胃气滞血凝,气机受阻,故见下痢腹痛。

(四)脾胃虚寒,脾阳不振 久痢不愈,寒湿滞留肠中,故见下痢稀薄,带有粘冻,腹部隐痛,神疲食少,口淡不渴;脾阳不振,不能温运四肢,故见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有与本病接触史,或服食生冷不洁之物的病史。

2.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3.若见下痢脓血,壮热口渴、腹痛、里急后重者,为湿热痢。

4.若发病急骤,突然壮热,抽搐、昏迷,但无脓血便,或腹痛剧烈,下痢鲜紫脓血者,为疫毒痢。

5.若痢下粘白、白多赤少,脘闷身重者,多为寒湿痢。

6.下痢不食者,为噤口痢。

7.下痢稀薄,白冻、滑脱不禁者,多为虚寒痢。

本病应与泄泻、暑温相鉴别:

1.泄泻:(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多见。(2)腹痛而无里急后重。(3)大便稀或水样,或为食物残渣,无下痢脓血等。

2.暑温:(1)有特定的季节性,为夏秋季发病。(2)发病突然,壮热、抽风、昏迷等与疫毒痢相似,但暑温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3)无腹痛、里急后重及下痢脓血等症。

(二)论治要点

1.本病初起,多属实证、热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兼以调气和血导滞,慎用收涩止泻之品。

2.若兼有恶寒发热,身痛者,可配合解表之剂;有食滞者,可配合消导积滞之法。

3.若热毒壅盛,发病急骤,下痢鲜紫脓血,甚至壮热烦躁、昏迷、惊厥者,治宜清热、凉血、解毒,佐以镇肝熄风。危重时,中西医相互配合,积极抢救。

4.病程日久,多为虚证,寒证,若属脾阳不振,治宜温中理脾;属久痢不止,治宜温补固涩。

5.初痢宜通,久痢宜涩;下多赤色重用理血药,下多白色重用行气药。

6.痢疾又为伤气伤血,气滞血瘀之证,故不论何痢,均宜注意调气和血,即所谓“调气则后重自除,和血则便血自愈”。

(三)常见证治

1.湿热痢:

证候:发热口渴,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腻微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化浊。

方例:白头翁汤合芍药甘草汤。

2.疫毒痢:

证候:发病急骤,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者呕吐昏迷,抽搐,痢下鲜紫脓血或无大便,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辟秽凉血。

方例:黄连解毒汤。

若频频呕吐者,可先用玉枢丹,辟秽解毒降逆止呕,或先灌服鲜竹沥。壮热、神昏、惊厥者,加犀角、羚羊角(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羚羊角可用山羊角代替),赤芍、丹皮之类,同时还可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以清营开窍熄风。神昏痰鸣者,加郁金、竹沥、或胆南星等。抽搐不止者,加地龙、钩藤、石决明等。若腹胀痛,拒按,大小便不通,躁扰不安者,可加枳实、大黄以泄热通下。

3.寒湿痢:

证候:痢下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腹痛肠鸣,里急后重,脘闷纳呆,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象沉缓。

治法:温化寒湿,行气散寒。

方例:理中汤合平胃散。

若兼挟积滞者,加莱菔子、神曲、山楂、以清积导滞。寒逆呕吐较甚者,加丁香、砂仁,以温中降逆。

4.噤口痢:

证候:口噤不食,呕吐频作,水入即吐,饮食不下,痢下脓血,壮热烦躁,口渴引饮,唇舌红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泻火降逆,护养胃气。

方例:参连开噤饮。

若呕吐频频,可先用玉枢丹,或鲜竹沥冲服,以化浊降逆。

5.虚寒痢:

证候:下痢日久,便多粘液白沫或淡红,或紫晦,甚则滑泄不止,腹痛绵绵不绝,喜温喜按,面色苍白,倦怠少食,四肢不温,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止痢。

方例:附子理中汤。

若滑痢日久,脱肛者,可加升麻、炙黄芪、煨诃子,以益气举陷、固涩收敛。出现浮肿者,可加黄芪、茯苓、苡仁,以益气利水消肿。

(四)临证权变

由于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不耐疫毒之邪,若证昏迷应急用凉开醒中,泄热开闭,若元阳虚脱,证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出,脉微细欲绝等证,当急以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汤,或四逆汤,或独参汤等回阳固脱救逆;若下痢迁延不愈,时作时止,逾月经年,证见乍轻乍重,乍红乍白,或硬或溏者,为休息痢,本证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其治疗原则,在发作期,主要是驱邪排毒,兼以护养正气,健运脾胃;休止时,则重在健运脾胃,佐以疏导,常用益气举陷,固涩收敛之法,如补中益气汤,加煨诃子,赤石脂等,小儿疾病易从热化,故发病后,最易伤阴、伤阳,特别是疫毒痢,变化尤其迅速,临证时更应通权达变。

〔调护〕

1.避免接触本病患者,对已患本病者,应隔离消毒。

2.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夏秋季节,勿让小儿服食生冷瓜果等不洁之物。

3.注意饮食调养,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应用例案〕

李某某,男,10岁。里急后重,下痢脓血,日夜无度,腹内阵痛,口渴干呕,小便赤涩。诊视脉来弦数,舌赤苔黄。此系湿热壅滞肠胃,少阳木火横郁,胆胃失调,形成关格,上迫则为干呕,下迫则为滞下尿涩。法当疏泄胆气,导化湿热,清理肠胃,治以苦辛。

生白芍7克 花槟榔7克 淡黄芩5克 炒枳壳5克 瓜蒌根5克 焦楂肉5克 锦纹黄5克 莱菔蔸7克 广木香2克 制厚朴3克 川黄连(吴萸水炒)2克

益元散(布包)10克 金铃子(炒)5克

复诊:里急稍缓,小溲赤灼,腹痛干呕甚急。郁火冲逆,邪难遽伏。宜启胃膈,导邪下行。

生白芍7克 花槟榔5克 淡黄芩5克 炒枳壳5克 瓜蒌根3克 金铃子5克 制厚朴5克 广木香3克 莱菔蔸7克 鲜竹茹10克 延胡索5克 锦纹黄5克 炒黄连2克 益元散10克

三诊:黄苔退,呕已止,大便溏黄夹血无脓,但腹痛甚,下痢努责。肺气郁于大肠之故。

生白芍7克 花槟榔5克 瓜蒌根5克 莱菔蔸5克 延胡索5克 川楝子7克 制厚朴5克 芽桔梗5克 车前仁3克 广木香3克 白头翁5克 锦纹黄5克

四诊:痢转泄泻,此“肾传脾”证,乃向愈的转化。可是,舌质焦卷,汗出不止,且久痢伤阴,更增自汗泄泻,肠胃津液被劫,势所必然。法当甘平,扶益脾肾,脾机一转,汗泻均止,可望气复津回。

淮山药10克 云茯苓10克 当归身7克 杭白芍7克瓜蒌根5克 芽桔梗3克 广木香2克 西砂仁2克 乌梅肉3克 炙甘草3克 陈粳米10克 潞党参(米炒)10克 麦门冬(米炒)5克

按:本例表现严重的症状是下则痢脓血,上则为干呕,湿热郁于肠胃而腹痛甚剧,上下迫邪外出。故在芍药汤中辅以金铃子散,开郁定痛。以前之干呕不止,知为胆气不能疏泄,故加左金丸疏泄胆气;以后之腹痛不解,知为肺气下郁大肠,故加桔梗开提肺气。灵活应变,不泥成方。(《李聪甫医案》1980年湖南科技出版社第1版)

〔文献摘录〕

《医学纲目》:“小儿痢疾,大抵多由脾胃不和,饮食过伤,停滞不能克化,又为乳母姿食生冷热毒厚味以传之,又为风温湿热之邪以干之,故有此疾”。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气血怯嫩,脏腑软弱,因触冒风寒,饮食冷热,以邪干正,致脾胃不和,凝滞停积,蕴毒结作,或水谷不聚,或脓血纯染,变而为痢”。

《诸病源候论》:“小儿痢疾,因夏秋饮食不调,被风冷入于肠胃”。

《幼幼集成》:“积毒内郁,……遂示神昏扰扰”。

《幼科发挥》:“幼科治痢之方,去积所以行其气,清热所以养其血”。

〔简便验方〕

1.马齿苋100克,煎服。

2.大蒜子(生用),每日1〜2头。或5%的大蒜浸液作保留灌肠,治菌痢及阿米巴痢。

3.姜茶饮,生姜五片,绿茶叶适量,煎服。治痢久不止。

4.鸦胆子(去壳取仁)用胶囊装,每次3〜5粒,日3次。用于休息痢(阿米巴痢疾有特效)。《幼幼集成》云“治冷痢久泻,百无验方者,一服即愈。”《医学衷中参西录》则云:“本品善凉血止血,兼能化瘀生新,凡痢之偏于热者,用之皆有捷效,而以治下鲜血之痢则尤效。”二说皆经验之疾,可供临床参考。

复习思考题

1.麻疹、水痘、白喉、痄腮、顿咳、痢疾各有何临床特征与发病特点?各应与哪些疾病鉴别?如何鉴别?各有哪些常见证?如何治疗?

2.麻疹初期为什么要注重“宣”、“透”二字?若见风则并发哪些病证?应如何辨证处理?应如何预防和调护?

3.白喉有哪些变证,如何处理?促进假膜剥脱有哪些外治法?

4.简述丹痧、风痧的辨证要领。

5.简述麻疹、水痘、黄疸、痢疾的论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