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有头疽

疽的定义历来不尽一致。《内经》中痈疽是一切疮疡的统称。明、清以来,多数外科医家都根据各自的师承和经验,将很多种疾病贯以疽名。其中包括了现在所说的“疔”、部分”痈”、“有头疽”、“无头疽”以及其它疾病等。如《医宗金鉴》所说的“禽疽”是指背部丹毒,《外科大成》所说“调疽”、”敦疽”、“瘭疽”是指手部的疔肿等等。近代很多学者作了不少努力,力求有一个准确的概念。现在一般将疽分为“有头疽”与“无头疽”两大类。“有头疽”是外科疾病中较为严重的、常发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肿块范围常超过三、四寸以上,甚至大可盈尺。其特点是:初起在皮肤上有粟粒样脓头,焮红肿痛,易向深部和周围扩散,溃后状如蜂窝。往往易毒散内陷,治疗不当则危及生命。本病多见于中年及老年人,凡在皮肤较厚而坚韧之处都可发生,在项部、背部等处尤多。

有头疽的病名,由于发生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生于脑后(项后)部的叫“脑疽”;生于背部的叫“发背疽”;生于胸部膻中穴的叫“膻中疽”;生于少腹部的叫“少腹疽”。尽管名称很多,发生部位不同,但是,它的病因、症状和治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故合并论述。

一般说,发于项后、背部者,常不易透脓,内陷变证较为多见,故病情较重;发于四肢容易透脓,内陷变症少,病情较轻。

〔病因病机〕

有头疽多由外感风温、湿热之毒而成,或由于气郁化火;或阴亏火盛,或过食膏粱厚味,脏腑蓄毒,凝聚肌表,以致营卫不和,经络阻滞,气血壅结而成。正如明代陈实功所说:“其源有二,得於湿热交蒸,从外感受者轻,五脏蕴结,从内发外者重。”如果素体虚弱者更易发生本病,特别是消渴患者,常易合并有头疽。并且患者的正气盛衰,对本病的转归有重要的影响。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是辨虚实,虚实的主要依据在局部症状,即以肿块高突与否、根脚收束与否等,结合全身症状多可辨清。二是辨有无内陷的征兆。疽证容易内陷,需要随时注意。如果疮色由红活转为暗黑,疮形由高突变为凹陷,加之高热不退、呕吐噁心,神识逐渐昏糊,则为内陷的先兆。

(二)论治要点

有头疽属疮疡中之重证,治疗应该慎重,其初期治疗最关重要。有头疽虽无消法,但治疗得当,能控制其发展,不至于逆陷。严禁挤压,以防止肿势扩大及内陷。待腐栓脱落,则切开处理与挤按排脓,均能加速改善症状。有头疽成脓后,一般应以照顾胃气为主,多能渐愈。

(三)常见证治

有头疽从其脉证来看,一般可分虚证、实证两大类。临床上以实证为常见。

1.初期:实证初起时,局部起一肿块,上有粟形脓头,痒痛并作,红肿坚硬,逐渐向四周扩大,脓头相继增多成蜂窝状,面积日大,疼痛加剧,色红焮热。全身症状有寒热、头痛、食欲不振,脉象滑数,舌苔白或黄。

虚证又可分为阴虚火燔证与气血双虚证。阴虚火燔者,初起疮色紫滞不鲜,疮形平塌坚结,根盘散漫,麻痒不痛或微痛,全身寒战微热。气血双虚者,由于素体正气不足,就其面色苍白,神疲无力,纳呆食少,自汗便燥,局部如粟米,根脚平塌,疮色灰暗不泽,不知疼痛,不高肿灼热。舌质淡,脉虚数无力.

治法:清热解毒,化滞泻火。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大青叶、花粉;毒盛便秘,脉洪数者,加生首乌;恶寒发热明显者,加荆芥、防风。

阴虚火燔者,以滋阴生津,清热托毒为主。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药如沙参、元参、石斛、花粉、连翘、生黄芪、川贝母、金银花、蒲公英。其中川贝母善于散结化滞,对疮色紫滞,坚硬难腐者尤为适宜。

气血双虚者,以补益气血,解毒消肿为主,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另外,如有消渴病并发本病者,除按上法辨证论治之外,尚可兼用张锡纯滋脺饮。

2.成脓期,实证在两周左右,局部开始化脓,疮头(疮之表面)逐渐化腐溃烂,脓头外泄,渐向四周扩展,形似蜂窝,大小不一,或三、四寸,或一尺余。如果病情发展,全身症状也越来越重,壮热口渴,便秘溲赤,苔黄脉数。到了三周左右,一般稠厚的脓液渐少,并有大块白而微带绿色的腐肉脱落,肿势渐退,新肉渐生,全身症状也随之减轻或消失。虚证两周后才慢慢化脓,溃后脓水稀薄,腐肉不脱,肿硬不消,疮面不红活,疼痛不减。精神疲惫,必须经过适当治疗才能痊愈。

治法:实证溃破后,脓液稠厚黄白,腐脱新生,迅速转愈者,可不用内服药物。久不破溃,毒不易透者,宜透脓泄毒。

方药:透脓散加味。

毒热较盛,苔黄厚腻者,加黄芩、黄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如果系阴液不足而火毒炽盛者,加石斛、天花粉、生地;腐不易脱,亦为脾气不足,加太子参、陈皮、麦芽;气血两亏,毒滞难化者,可用托里消毒散。

3.收口期:实证到了四周左右,脓液渐尽,腐肉脱落,肉芽红活,生长迅速,逐渐收口而愈,虚证之疮面色暗,生长迟缓,久久不能收口,如经适当治疗,亦能转为阳症实证,愈合时间虽长,亦能渐愈。如果局部黑陷平塌,根盘坚硬,脓水稀少,出现高热不退,疼痛不减,心烦呕恶,甚或有神昏痉厥等象,则为毒邪内陷的特征,治疗方法参见十节,如果泄利无度,呃逆不食,声嘶气脱者,一般预后不良。

治法:一般不需内服药,但气血不足者,可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或人参养荣汤。

如果毒邪内陷者,则按内陷条论治。

(四)外治法

1.初期:应用箍围消散法。实证用如意金黄散外敷,虚证用冲和膏外敷。禁忌挤压,以防肿势扩大及内陷。

2.溃脓期,宜透脓祛腐,不论虚证、实证应在原方加掺二宝丹或用甲字提毒粉。若腐肉阻塞,脓液不能畅流时,可作十字切开,切口宜大。此时及时排脓祛腐,不仅可避免毒邪内陷,还可加速愈合。

3.收口期:用生肌散和生肌玉红膏敷贴。

(五)临证权变

有头疽乃阳证疮疡中重证,变化多端,临证时宜仔细辨证,细心观察。在初、中、后各期都有内陷可能。局部疮陷色暗,全身高热加重,呕吐噁心者即应按内陷证处治。再者若消渴病患者生本病时症情较重,缠绵难愈,需要同时治疗消渴病。

〔应用例案〕

案一:樊××,男,54岁。

1978年10月7日初诊:一个多月前,后项部生三个疖肿,疼痛剧烈,颈部活动受限,经XX职工医院治疗,先用青霉素、链霉素不效,后用红霉素亦不效。检查:后项部偏左脑疽已切开,疮口约5×2厘米,疮面紫滞不鲜,四周焮红肿硬,脓液稀少,触痛明显、患者面色苍白憔悴,饮食减少,口干心烦,舌红而干,无苔,脉细弱。证属阴津不足,火毒炽盛,应谨防毒邪内陷。治宜滋阴凉血,清热解毒。处方,生地15克、玄参12克、丹皮10克、赤芍30克、金银花30克、紫草12克、生黄芪30克、生甘草10克、桔梗10克、当归15克、蒲公英30克。水煎服。

外掺九一丹,上以太乙膏盖贴。隔日换药一次。

10月12日二诊:上方服四剂,患者疼痛显著减轻,心烦止,伤口略小,约有4×2厘米,脓色黄而稀,四周红肿硬结基本消散,只有疮口右下方略肿。舌红苔光,脉细弱。效不更方,去紫草加党参10克,减赤芍为10克,继服,外治同上。

10月17日三诊:肿消痛定,腐脱新生,疮色好转,但脓液尚非厚润,舌苔黄,脉弱。拟补养消毒为主。处方:生黄芪45克、当归30克、金银花30克、甘草10克、熟地10克、赤芍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连翘12克。水煎服。

外敷生肌散,后敷生肌象皮膏。调理治疗二周余,于11月上旬,伤口封好,面色转红润,痊愈。

按:有头疽即现代医学“痈”。即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由于生于项后,皮坚肉厚,不易排脓透毒,容易内陷,引致全身性感染。本案又加之杂用抗菌素,开刀过早,使患者疼痛加剧,心烦口干,舌红苔光,脉细,实有内陷之虞。故急用养阴解毒之重剂,扭转病机,尔后用四妙汤加味调理补养而得痊愈。四妙汤药物单纯,结构严密,在临床上屡用屡效。(节选自《中医外科心得集》)

案二,訾××,男,55岁。1964年11月4日初诊。4天前项后生一疖,自己挤压后,日渐增大,疼痛逐日加剧,局部疮形顶尖根束,皮薄而红,浸润面积5×5平方厘米,中心有脓栓未出,伴发热、口干、食欲减退,便干,舌苔黄腻,脉数有力。证属阳证脑疽,以清热凉血解毒为治则。药用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连翘、陈皮、丹皮、银花、荆芥、牛蒡子各9克,黄芩9克,乳香6克。服三剂。

外治:掺三仙丹渣滓面,外贴太乙膏。

二诊:11月7日。发热减轻,饮食稍增,局部疼痛稍减,脓头相继增多,疮口内流出少量黄白色稠脓,脓出不畅。改服托里消毒散去党参,加牛蒡子9克、连翘12克、陈皮9克、乳香6克。三剂。

外治:在局麻下作“十”字切开,切口至脓腔之边缘,将已坏死之皮肤和组织切除,充分引流,切口内填塞盐水纱布。并嘱患者明日外用药改五宝丹,外贴太乙膏。至11月11日,疮口洁净,肉芽红活,余肿消散,疼痛已止,停内服药。至11月19日,疮口完全愈合。(节选自《张八卦外科新编》)

〔文献摘录〕

1.《灵枢•痈疽篇》:“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名曰疽。”

2.《外科精要•卷上》愚按:“热毒蕴于内,大便秘结,元气无亏者,宜用大黄等药泄其热毒。…若疮不焮肿,不作脓者,虽未溃,仍须温补。若疮已溃,而肿不退,痛不止者,仍宜清凉之剂治之。”…大抵肿高焮痛,脓水稠粘者,元气未损也,治之则易。漫肿微痛,脓水清稀者,元气虚弱也,治之则难。”

3.《外科理例•卷一》:“疮名有三:曰疖、曰痈、曰疽十九”,对疽之症状,病变发展过程及不同类型的证治,论述全面,观察细致,有独到之处,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