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论

皮肤病是指人体皮肤及附属器的疾病,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在皮肤病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并有很多记载。公元前三世纪《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灸法治疣,以水银、雄黄治疥疮的记载等。《内经》中记有“痤”、“ 疿”、“皶”、“癘风”、“大风”等皮肤病。《金匮要略》中有“浸淫疮黄连粉主之”。《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有详细描述,对癣、疥、漆疮等病的病因病机有明确认识。唐《千金要方》中记载了多种麻风的证治,作者孙思逊曾记有其治疗了600例麻风。自十六世纪以后的外科著作中,有关皮肤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的记载更加丰富。

〔病因病机〕

皮肤病常见的发病因素有风、湿、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兹概述于下。

1.风:由于人体腠理不密,卫气不固,风邪乘虚入侵,阻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润,发生风团、丘疹、疣目、干燥、脱屑等皮损。由风引起的症状发病迅速、消退亦快,游走不定,泛发全身,瘙痒无度,多为干性。

2.湿:湿邪侵入肌肤,逗留不散,与气血相搏,郁结而成皮疹、瘙痒、渗液、水疱,或为多形性、或皮肤糜烂,常患于下部,或浸淫四窜,滋水淋漓,迁迁日久,缠绵难愈。

3.热:不论外热与内热,蕴郁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可发生皮损色红、糜烂、脓疱、灼热、作痒、作痛,可伴有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症。

4.虫:虫可直接为害而致病,如疥疮、虫咬皮炎;或人体对虫及虫的毒素过敏而致病,如寻麻疹;此外肠道寄生虫能引起湿热蕴蒸肌肤,而容易导致皮肤病,形成剧烈瘙痒,有的相互传染,有的皮肤糜烂,有的可伴虫斑、脘腹疼痛,大便中可找到虫卵。

5.毒:乃为有毒药物、有毒食物、虫毒、漆毒等所致的中毒或人体对某些物质禀性不耐而发生过敏所致。由毒引起的皮肤病,发病前有内服某种药物或食物史,或有某种物质接触史,或有毒虫叮咬史,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发病,其症状是皮肤红、肿、丘疹、水疱、风团、糜烂等多种形态,或痒或痛,或局限于一处,或泛发于全身,来势较急,去病亦快,有的可反复发作。

以上多为实邪所致的皮肤病,且大多引发急性皮肤病。

6.血瘀: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由于寒、热、气滞或饮食起居失宜导致血瘀,形成瘀积肌肤,或瘀血凝滞,经络阻塞,或瘀结不散、凝滞成块,从而发生种种皮损如紫癜、瘀斑、青筋盘曲、色素沉着或消退,皮肤上有结节、肿块,或肥厚变硬,或有面灰暗,或伴有月经失调,月经时腹痛而有瘀块,舌有瘀点瘀斑,脉细濡涩。

7.血虚风燥:由于血虚不能濡养肌肤,则生风化燥,且导致卫外不固,而易为外邪入侵,产生一系列症状。其次血虚,不能养肝,则常使虚阳上亢,肝火容易妄动。其引发的症状病期较长,皮损干燥,肥厚,粗糙、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流水,可伴有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苔薄、脉濡。若兼头痛、面红、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情绪波动时作痒加剧,舌红、苔黄,脉弦等为血虚肝旺。

8.肝肾不足:由于肝肾不足,肝本失养,水不涵木,邪有所乘,则引发多种皮肤病,其证候多呈慢性过程,皮损干燥,肥厚粗糙,脱屑,或伴脱发,色素沉着,指甲变化或伴有疣目、血痣等,且皮肤病的发展往往同患者的生长、发育、妊娠、月经不调等有关。

上述三点多为慢性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辨证概要〕

皮肤病的辨证,即用四诊八纲的方法,对皮肤病的有关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从而做出正确判断。在体检方面,除全身系统检查外,更要注意皮肤局部的检查。具体可分如下三项详辨。

1.辨皮肤病的常见症状:全身症状辨证,一般与内科相同,在此重点叙述局部症状辨证。局部症状又可分自觉症状与他觉症状。

(1)自觉症状:是病员能自觉反映给医务人员的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灼热、麻木及蚁行感等,已如总论所述。但有须注意者,即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对痒和痛的感受力不尽相同。如带状疱疹对老人则疼痛难以忍受,而对小孩则不一定有疼痛。

(2)他觉症状:是皮肤上客观存在的病变,即可以看到、摸到、检查到的症状,也称皮损,这是诊断和辨证的重要依据,皮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皮损:

①斑疹:为既不高凸亦不凹陷于皮肤的明显色素变化。其色有红有白。红斑,压之退色的多是气分热;压之不退色的多为血热或血瘀;红而带紫的为阴虚热盛或热毒重。斑片密集者热重,稀疏者热轻。白斑多因气滞和血虚。

②丘疹:大小在0.5厘米以下的突出皮面的丘形小粒,呈界限性突起,多为血热、风热所致。

③疱疹:疱内含有液体,境界清楚的圆形空隙,内含水者为水疱,内含血者为血疱,壁薄易破,破后形成糜烂,干燥后结成薄痂,疱疹往往发于红斑之上,多为湿热、热毒所致。

④脓疱:疱内含有黄色混浊的脓液,周围常有红晕,疱破后形成糜烂,上有脓液或脓痂,多由湿热或热毒所致。

⑤结节:是边界清楚的实质性肿块,或隐没于皮下,或高出于皮面,大小不等,是气血凝滞而成。

⑥风团:为皮肤上局限性的水肿性的隆起,时起时消,不留痕迹,有白色、红色之分,白色者多由风寒,红色者多由风热。

继发性皮损:

①鳞屑:为表皮角质层的脱落,急性病后见之,多为余热不清;慢性病多为片状脱屑,由血虚风燥,皮肤失养所致。

②糜烂:为局限性的表皮组织缺损。可由水疱、脓疱破裂,丘疹破损引起,愈后不留疤痕。多由湿热所致。

③痂:皮肤渗液(滋水)、脓液、血液干燥以后而结成。脓痂为热毒未清,血痂为血热而致,滋痂为湿热未清。

④抓痕:由于搔抓引起的点状、线状的损害,可发生于正常皮肤和皮损周围,其痒多由风盛或血虚风燥所致。

⑤皲裂:为皮肤上线形裂缝,多由血虚、风燥所致。

⑥苔藓样变:皮肤纹理增宽加深,干燥粗厚呈席纹状,常为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多由血虚风燥所致。

⑦疤痕:是由溃疡愈合后所形成的新生的结缔组织。一类为增生性的、较厚的隆起,表面呈红色;一类为萎缩性的,表皮光薄柔软,呈白色。均为局部气血凝滞不散所致。

⑧色素沉着:大多数发生在慢性皮肤病之后,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褐色,由于气血不和或肾虚所致。

2.辨性质:皮肤病的性质,依据临床表现主要分成急性,慢性两大类。详见下表;

皮肤病急性和慢性分类表

类别 急性 慢性
发病 起病急骤 发病缓慢
皮损 红、热、丘疹、疱疹、糜烂、渗液、脓疱 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结痂、皲裂、脱发
病因 风、湿、虫、毒 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
虚实 实证为主 虚证为主
內脏联系 心、脾、肺 肝、肾
预后 病程短,一般多佳 病程长,有的可危及生命

3.辨部位:皮肤病的发病部位,凡发生于人体上部者,多因风湿、风热引起;凡发于人体中部者,多因气郁、火郁所致;凡发于人体下部者,多因湿热、寒湿引起。它如发于鼻部者,多与肺经有关;发于胁肋部者,多与肝经有关。

〔治疗〕

皮肤病的治疗分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

1.内治法:皮肤病是人体全身性疾病在皮肤上的表现。许多全身性疾病,可反映在皮肤上;而皮肤上的局部刺激,也可以引起全身性病变。因此,中医治疗皮肤病主张“治外必本诸内”。在临床应用时,必须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致病因素和皮损形态,然后订出治疗法则。

(1)辛温散风:多选用桂枝汤、麻黄汤。

(2)辛凉散风:多选用消风散、银翘散。

(3)清热利湿:多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

(4)凉血解毒:多选用犀角地黄汤、化斑解毒汤、黄连解毒汤。

(5)活血化瘀,多选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6)化痰软坚:多选用二陈汤、香贝养荣汤。

(7)滋阴降火:多选用大补阴丸、知柏八味丸。

(8)养血润燥:多选用四物汤加味。

(9)健脾利湿:多选用参苓白术散、除湿胃苓汤。

(10)温补肾阳:多选用桂附八味丸、二仙汤。

(11)养阴生津:多选用增液汤、益胃汤。

(12)温养通络:多选用阳和汤,独活寄生汤。

(13)杀虫驱虫:多选用乌梅丸。

(14)平肝潜镇:多选用天麻钩藤饮。

以上诸法的适应证、常用药物除平肝潜镇法外均与内科相仿。唯平肝潜镇法适用于疣类皮肤病;或由皮肤病所引起的神经痛。常用药物有牡蛎、磁石、珍珠母、代赭石、钩藤、石决明等。

2.外治法:外治疗法是应用各种不同的药物和剂型,依据皮肤损害情况进行治疗的方法。外治疗法可以减轻病人的自觉症状,并使损害迅速消退。甚至有些皮肤病,可以单独外治达到治愈的目的。临床中往往要内治和外治互相配合。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主要是根据皮肤损害的表现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根据疾病炎症阶段用药:皮肤病炎症在急性阶段,如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用洗剂、粉剂,有时可用溶液湿敷;如为大量渗液或剧烈红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与糜烂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皮肤炎症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

(2)根据主要皮损形态选择剂型,如下表。

外用药物剂型选择应用表

皮肤损害 应选剂型 皮肤损害 应选剂型
洗剂、软膏 油剂、软膏
丘疹 洗剂 抓痕 洗剂
水疱 粉剂、洗剂 鳞屑 油剂、软膏
脓疱 粉剂、洗剂 糜烂 溶液湿敷(用于渗液多者),洗剂(用于渗液少者)
结节 软膏(如玉露膏、金黄膏) 皲裂 软膏
风团 洗剂 苔藓样变 软膏

(3)有感染时先用清热解毒、抗感染制剂控制感染,然后再针对原来皮损选用药物。

(4)先用性质比较温和的药物。尤其对年幼或女病人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阴部皮肤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引起红肿。

(5)先用低浓度制剂,根据病情需要再提高浓度。

(6)随时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并给以及时处理。

(7)外涂软膏在第二次涂药时,需用棉花蘸上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第一次所涂的药膏,然后再涂,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热水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