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脱囊
脱囊是发生于阴囊的急性化脓性坏死性的疾病。特点是阴囊红肿,迅速坏死,睾丸暴露因而得名。又有“囊脱”、“阴囊毒”、“囊发”等名称。本病多见于不注意个人卫生的老人,目前临床较少见。
本病在明代的《外科理例》、《外科正宗》等中医文献中属于囊痈范畴,清代《疡科心得集》始称为脱囊,并论述较详。
〔病因病机〕
个人卫生差,或经常坐卧湿地,感受湿热火毒,下注厥阴之经而成。或因年老体弱,肝肾不足,阴囊皮肤湿裂,继之感染热毒,也可引起本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一要辨性质:迅速肿胀疼痛,焮红属热;潮湿,渗液多而臭,大片腐烂属湿。二要辨顺逆:经正确治疗后能迅速退热,好转者为顺;如果治之而高热不退,睾丸外露者为逆,有发生毒邪内陷的可能。
(二)论治要点
本病来势暴急,治疗关键是重用龙胆泻肝汤加清热之品,以清泄肝火,清利湿热解毒。病证虽凶,但多能治愈。
(三)常见证治
1,初期:全身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干结,阴囊红肿,焮热疼痛,2~3天后,阴囊肿胀严重,皮肤裂开,潮湿,其色紫黑,迅速溃烂,渗出有臭味的血样污水,然后流脓,最后腐肉大片脱落。严重者,腐黑蔓延,可使整个囊皮脱尽,睾丸外露。一般舌质红,苔黄,脉象洪数。此为肝经湿热火毒蕴结。
治法:清泄肝火,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土茯苓30克、金银花30克、紫花地丁30克。
2.后期:如果治疗及时而正确,全身热退,局部坏死组织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舌红,苔薄黄,脉细者,病变局限为顺证。如高热不退,腐烂不止,睾丸外露为逆证,有发生毒邪内陷的可能。
治法:养血凉血,清利余邪。
方药:四物汤加银花、连翘、丹皮、赤苓。
热重者,加蒲公英;若口干脉细明显者,加花粉、玄参;湿重者,加生苡仁、车前子;若腐脱热退,新肉生长缓慢,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者可用人参养荣汤内服。
(四)外治法
1.初起红肿用玉露散或金黄散以水加少量蜂蜜调敷患处。
2.皮肤坏死腐黑时,先以2%黄柏溶液清洗,或紫苏煎汤清洗及冷敷,后用七三丹掺疮面。
3.坏死组织脱落,掺生肌散,外盖生肌白玉膏。
(五)临证权变
溃后逆证,可能出现毒邪内陷攻心者,可参照内陷证治疗。
〔调护〕
宜仰卧静养,以阴囊托加以固定患处。
〔应用例案〕
孙XX, 男,54岁,1973年4月28日入院初诊。6天前突然寒热大作,阴囊焮红肿胀,灼热剧痛,第二日皮色即转紫黑,继之腐烂,脓水淋漓,臭气难闻,左侧阴囊皮肉已尽脱,睾丸外露,但睾丸未损伤,精神尚好,食欲略减。诊为脱囊。治以清肝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银花、丹皮、赤苓各12克。配用土霉素。外治以五宝丹撒于疮面,用凡士林纱布及消毒敷料固定,每天换药1次。5天后疼痛基本消失,疮面脓水减少,肉芽生长良好。右侧阴囊红肿消退。内服药改为:当归、川穹、白芍、生地、银花、连翘各9克,木通6克,车前子、赤苓、泽泻各12克,甘草3克。5剂后诸症进一步好转。停服土霉素。以托里消毒散去皂刺,加丹皮、泽泻各12克。处理8天已近痊愈,出院回家调养而愈。
按:本病即使早期治疗亦无消散希望,仅能缩小溃烂范围。本例辨证准确,治以祛邪扶正,内治外治结合,故疗效满意。(节选自《张八卦外科新编》)
〔文献摘录〕
1.《疡科心得集·卷中》:脱囊起时寒热交作,囊红睾肿皮肤湿裂,隔日即黑,间日腐秽,不数日间其囊尽脱,睾丸外悬,势若险重,其实不妨,皆由湿热下流所致。内服四苓或萆薢汤。”
2:《外科证治全书·囊脱》:“阴囊生毒破烂,肾子落出,臭气难闻。外用苏叶煎汤日洗,更取紫苏连根叶为末外敷,以青荷叶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