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泌尿道结石
泌尿系结石病是指发生在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泌尿系统的结石,是一种有地区倾向性的常见病。属于中医“石淋”、“血淋”及“肾虚腰痛”等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石淋”、“血淋”主要是肾气虚弱,膀胱气化失调,湿热蕴积下焦所致。肾与膀胱相表里,主水液代谢,肾气充盛,气化正常,则小便自利。又脾为水之堤坊,堤坊固则水道利,每因过食肥甘酒热之品,或思虑过度,气结于中,致使脾虚湿盛。总之不外因先天不足,或由后天失养,致使肾气虚弱,脾运无权,气化失调,小便不利,污水杂质不能正常随尿液排出体外。于是湿热蕴结,煎熬尿液,久之,杂质污浊聚而成石,则为石淋。正如《类证治裁》所言:“诸淋皆肾虚,膀胱生热,故小水涩而不利也。”结石阻塞尿道,气血不通,失去正常运行,则凝聚一处,而见腰腹绞痛等症状。若遇过劳或结石活动,损伤脉络,或热盛伤络,迫血妄行则腰腹剧痛,辗转不安,尿中带血而为“血淋”。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一是抓住本病主证,以明确诊断。
1.疼痛:肾、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肾绞痛。疼痛起自脊肋角,沿输尿管向下放射至下腹部、外阴部或大腿内侧等处,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膀胱结石多为耻骨上区的钝痛,排尿时疼痛加剧,并向下放射。
2.血尿:肾、输尿管结石在绞痛发作时或发作后,出现血尿。膀胱结石则多为小便终末出现血尿。
3.排尿困难:肾、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膀胱结石除去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外,常有尿流中断现象。
4.叩击痛:肾与输尿管结石往往在肾区或沿输尿管有叩击痛。
X线检查:绝大多数泌尿道结石在X平片上可显影,少数不显影者,可经肾盂造影协助确诊。
二是应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机辨析。
(二)论治要点
治疗泌尿道结石的关键,在于“通",即消除结石,使尿道通利,小便通畅,大致实者攻之,病久者攻补兼施。但运用通法,不能专事攻利,破血破气之后,补虚亦可能通利。总之要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用药,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常见证治
1.湿热蕴结:寒热互作,腰疼如折,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小便刺痛,窘迫难忍,尿色黄赤或混浊,甚至恶心呕吐,汗流如珠或尿中带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证属湿热蕴结下焦。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金钱草、海金砂。
有血尿者加白茅根、大小蓟、茜草,疼痛剧烈、窜痛者加元胡、川楝子,痛点不移者加蒲黄、五灵脂。并应因势利导,及时行“总攻”疗法,有希望使结石下移或排出。
2.气滞血瘀:有排石史,或经腹部平片确诊为输尿管结石,腰部钝痛,痛点长期固定不移,或只有不适感,小便时难,色黄赤而混浊,苔黄或薄白,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滞不利,证属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通淋排石。
方药:化瘀通淋汤加减。
若出现腰酸疼痛,向会阴部放射者,可能是结石活动下移,应随即改用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之法。如仍无动静者,可用化石散,或核桃仁60克,香油煎熟,每日一剂,缓缓消化结石,伺机再服破气化瘀之品。
3.肾阳虚损:泌尿系结石久久不愈,如出现面色㿠白,神疲乏力,肢寒畏冷,腰脊酸疼,食少便溏,舌胖,边有齿痕,脉沉而弱的症状,则为湿热久积下焦,肾阳受损。
治法:消石通淋,辅以壮阳。
方药:车前子(另包)10克、海金沙15克、冬葵子10克、石苇10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补骨脂10克、桑寄生15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0克。
阳虚甚者加附子、肉桂。
4.肾阴不足:五心烦热,口干盗汗,头晕目眩,腰酸腿软,小便不利,夜尿增多,少寐健忘,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属邪热久羁,真阴受损。
治法:养阴清热,通淋排石。
方药:熟地15克、鳌甲30克、枸杞15克、阿胶(烊化)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川断10克、车前子10克、海金砂10克、石苇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
(四)临证权变
本病经中药治疗之后,有的因结石太大,或者肾盂积液太多,肾功能不能恢复,或者结石嵌顿,尿道狭窄,合并严重感染者,可行手术取石。
〔应用例案〕
赵xx,男,46岁,住院号8017。
1977年10月22日,突然发现剧烈腰痛、腹痛。1978年2月2日腹部平片发现为左侧输尿管结石,服五剂排石汤后血尿停止。2月16日又拍片,发现结石下移至输尿管入膀胱口之峡窄部,于是又在本厂治疗二月多,结石再未活动。病人1978年4月18日住我院治疗。病人时有恶心、便干,舌苔变黑,舌质偶尔发紫,加用大黄等药后,这些症状即可缓解。诊断为下焦瘀滞,改用祛瘀破气之品治疗。从7月5日开始内服三棱、莪术、丹参、红花、川牛膝、青皮、枳实、白芍、甘草等,连服十余剂后,于7月18日发现尿中排出一块结石(大1.0×0.6×0.6厘米,棕褐色,结石表面凹凸不平,呈荔枝皮状),而后痊愈出院。(节选自《中医外科心得集》)。
按:本案尿道结石较大,嵌顿于尿道三月多,改用行气活血,通淋之品而取效。可见本法只要辨证准确,用之的当是提高疗效的好措施。但对体质虚弱者宜慎用。
〔文献摘录〕
1.《中藏经》:“砂淋者,脐腹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如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有大如皂角子,或赤或白;色泽不定,……虚伤真气,邪热渐深,结聚成砂。又如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之类。”(此为砂淋症状及病因的较早记载)
2.《医学正传•卷之六》:“丹溪曰:淋虽有五,皆属于热,宜清热利小水,山栀子之类。不可发汗,汗之必便血。”又“石首鱼脑骨五对,滑石五钱,共研为细末,分作二服,煎木通汤调下,治砂淋。”
复习思考题
1.肠痈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2.肠痈的辨证、治法、方药各是什么?
3.试述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的常见证治?
4.急性胰腺炎的辨证要领是什么?
5.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证治如何?
6.胆道蛔虫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7.试述胆道蛔虫病的常见症治。
8.泌尿道结石的常见证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