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丹毒
丹毒是皮肤突然发红,进展迅速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其形似云片,色如丹涂脂染而得名。丹毒的临床特点是:发病前多有附近皮肤粘膜破损或溃疡史,病发突然,恶寒发热,局部肿胀灼痛,色红如丹。本病的分类:按发病部位:生于头面者为“抱头火丹”,生于胁下腰胯者为“内发丹毒",生于下肢股胫者为“流火”,生于新生儿全身者为“赤游丹”。有的按病因分为风丹、湿丹、火丹三神。现在临床上按病势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者可按不同部位论治,慢性者日久可形成“大脚风”。
〔病因病机〕
本病总由血分伏热,外受火毒、风温、湿邪而成。或因皮肤粘膜破损,或因溃疡、脚气糜烂,毒邪乘隙侵入,郁于皮肤,毒邪与血热相搏,阻塞经络,蒸腾于外,发为丹毒。若发于头面者,兼挟风热;发于胁下腰胯者,兼挟肝火;发于下肢者,多湿热下注;有水疱、渗液者,多湿热为患;发于新生儿者,多由内热所致。若毒热鸱张,正虚不胜防御者,则毒邪入里而内陷;若湿热毒邪缠绵留恋,则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而成“大脚风”。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第一要抓主证,凭望诊所得,问诊所及,便可掌握本病主要特点,确立诊断。第二,辨病因是本病施治的重要根据,辨病因的依据除了局部的皮损特点外,还必须参考丹毒所发部位,如“病因病机”中所述。第三,本病应与发、接触性皮炎鉴别。
发:局部暗红肿胀、疼痛,中间明显,周围较淡,边界不清楚,有持续性胀痛,化脓时啄痛,大多坏死溃烂,全身症状较轻。
接触性皮炎:有明显过敏物质接触史,局部以肿胀、起水泡、丘疹、焮热,搔痒为主,一般无明显的发冷发热等。
(二)论治要点
丹毒乃血热兼风、火、湿毒之病,治疗方法,虽有急、慢之别,部位之异,但总不出清热解毒、疏风利湿,尤其须要注重的是各型之中均要使用活血化瘀之品。因为凉血活血药既可清血热,又能助散风之力,血行则风自灭;既能加强解毒的作用,又能增强利水的效果,盖因津血同源,温经活血药则有利于大脚风的康复,减少复发性丹毒的发作。所以活血化瘀药是治丹毒的必用之品。
(三)常见证治
本病临床分为急性、慢性两类,分别叙述。
1.急性丹毒:由于发病部位不同,其症状、病因同中有异,分以下四种辨证论治。 抱头火丹:发病突然,常与天时不正、瘟疫流行有关。初期多恶寒发热,头痛,烦躁,口渴,大便干结,尿黄赤;颜面部焮红肿脓。从口鼻引发者,则口鼻周围肿胀,张口困难,鼻塞不通;从眼部而发者,眼周肿胀,睁视困难;从耳部而发者,则耳周肿胀,并且向头面发展,引起剧痛。局部的红斑光亮,多起水泡,伴有痒感,水泡破后,渗液流津,易于出现火毒内陷攻心等危候。在颈部和耳后可触及臖核。脉多浮数,苔薄黄。证属风温热毒,壅结上焦。
治法:清热疏风,凉血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若咽喉疼痛者,加山豆根;若起水泡、渗液流津者,加生苡仁、车前子。 内发丹毒:发于胁下腰胯之间。初期有恶寒发热等表证,局部先为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鲜红色一片,稍高出皮肤表面,边缘清楚,轻者色红,重者色紫,患部肿胀灼热,表面光亮,触痛明显。便干、溲赤,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证属湿热火毒,蕴结肝经。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渗湿。
方药:化斑解毒汤合柴胡清肝汤加减。
若无表证者,减牛蒡子、防风;若疹色紫红者,加丹皮,白芍易赤芍。
流火:发于下肢胫脚,发病前多有脚湿气或溃疡史。初期头痛骨楚,恶寒发热,纳谷不香,局部红肿灼痛,状如红云,或可伴发水泡,偶然可见中央结毒化脓。多数在腘窝或腹股沟有臖核肿大。本病容易反复发作,脉洪数,苔黄腻。证属血分有热、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利湿。
方药:水丹经验方或五神汤加味。
若发热不退者,加丹皮、生栀子、薄荷;水泡较多者,加土茯苓、六一散。
赤游丹:发于新生儿全身,多游走不定,全身症状往往由于小儿抵抗力低下,而较成人更重,畏寒高热,口干思饮,便秘,尿赤,重则神昏谵语,噁心呕吐,形成毒邪内攻之危证。局部症状有时一面消退,一面发展,约5〜6日后患部中央皮色由鲜红转为暗红,逐渐脱屑而愈,而边缘扩大,逐渐向他处游移。皮损如自四肢头面走向胸腹者多逆。
治法:凉血解毒,清热泻火。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银花、连翘、丹皮、赤芍、白花蛇舌草等。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若出现噁心、呕吐者,多为火毒攻心之先兆,加梅花点舌丹,每次一粒,每日三次。若邪毒内攻者,则当清热解毒,凉血护心。方用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和紫雪丹等。
2.慢性丹毒:多由急性丹毒反复发作而形成,多见于下肢。多无明显全身症状,或有微热不适。复发可隔数天、数周、数月或一年,发作期可出现较轻的急性丹毒征象,局部皮肤粗糙,紫暗,变硬,步履不便。多于过劳、营养不良或感冒时发作,日久可形成大脚风。脉多细滑,舌质红,苔薄黄。证属湿热胶结,久而入络,气血阻滞。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方药:清利通络汤。
(四)外治法
1.急性丹毒,红肿处用如意金黄散凉茶水调敷,或用马齿苋、绿豆芽洗净捣烂调上药外敷。
2.有水泡者可抽出积液,或用卧针刺破,放出积液,用消毒药棉擦干。或用马齿苋煎液局部湿敷。
3.砭镰法:患部消毒后,用三棱针轻刺患部皮肤。应用于急性发作者,放血可以泄热毒;应用于慢性丹毒,往往可以减少复发次数;但禁用于抱头火丹。
4.引起皮肤坏疽者,一般不作外科手术,有积脓者,只在坏死部作小切口排脓即可。
5.大脚风,用苏叶90克、苏木90克、桂枝60克、葱白40克、艾叶90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每剂药可用3〜4次。
(五)临证权变
赤游丹往往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伴高热、烦躁、呕吐等严重的全身症状,有生命危险。宜按"内陷”证处治。老年人患抱头火丹亦有此危险。流火反复发作,则致患肢肿胀不消,皮肤粗糙,形成大脚风(象皮腿)。治宜健脾利湿,益气活血,方用芪白化瘀丸。若患肢冷而色暗者,加桂枝、附子。
〔调护〕
1.护理时应注意让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发于下肢者,宜垫高患肢。
2.为了防止丹毒复发,可采用如下措施,一要彻底治疗急性丹毒;二要彻底根治起病病因,如治愈下肢慢性溃疡、脚湿气等。
〔应用例案〕
案一:应XX,女,37岁。初诊日期:1972年4月10日。
主诉:左小腿红肿2日,伴有发热。
病史:前天左足背及左小腿红肿胀痛,局部发热,行走时胀痛加剧;口渴思冷饮,不思食,时而呕逆;尿短赤,大便三日未行;伴有发热。既往无类似病史。
检查:体温39.9℃,呈昏睡状态,问之不语,表情痛苦,面赤唇焦;左足背及左小腿下三分之一皮色红赤,形如云片,略肿,局部折之灼手。白细胞计数20300/立方毫米。舌苔黄,舌尖红,脉弦数有力。
西医诊断:左小腿丹毒。
中医辨证:湿热下注,火毒攻心。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护心。
方药:银花24克、蒲公英24克、大青叶10克、连翘18克、黄连6克、生栀子1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20克、猪苓10克、灯芯炭10克、薄荷3克、川军10克、绿豆衣10克、陈皮6克。每日二剂,每六小时服药一次。
另服梅花点舌丹,每次一丸,每四小时一次。外敷雄黄软膏,每日二次。
4月12日复诊:服上方3剂,神志清,呕逆已止,疼痛减轻,大便已通,稍能进食,局部皮肤红赤变浅。体温渐退(37.7℃),白细胞计数:12000/立方毫米。依前方略减继服。
4月15日三诊:一切恢复正常,嘱继续按前方服药4剂,每日一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四年,未再复发。(节选自《房芝萱外科经验》)
案二:武XX,女,57岁。1982年10月23日初诊:右臂红肿麻痛4日。18日右中指外伤,红肿,当日夜间右臂开始麻痛。19日发高热,头晕,后背时冷,口干口苦,患肢动作受限。本单位医院已注射青、链霉素,热不退。
检查:右锁骨上下、右肩部前后肿似云片,色如丹涂脂染,范围约有25×23.5厘米,触痛明显,尚无水泡。白血球计数19800/立方毫米。脉细数,舌红绛,苔黄斑剥。
西医诊断:丹毒。
中医辨证:火热之毒深入营血,兼挟风邪。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疏风。
方药:银花30克、连翘10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蒲公英3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防风4.5克、紫花地丁30克,水煎服。
10月27日二诊:上药三剂,疼痛减轻,红肿消退,寒热已止,指头破溃出脓,臂膊麻痛,患处搔痒,口干苦,脉沉细,舌红绛光剥。白血球计数11000/立方毫米。上方去防风,加玄参15克、石斛12克。本方加减六剂后,病遂痊愈,至85年患者家属来云,病未复发。(节选自《中医外科心得集》)
〔文献摘录〕
1.《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熛”。(张隐庵注:“丹疹”即“斑疹”、“丹熛”即"赤游”,祁坤亦认为"丹熛”即“丹毒”。此丹毒之最早记载。)
2.《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丹者,人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忽发腹上,如手掌大……”(具体描述了丹毒之症状)
3.《外科正宗•卷之四》:“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干湿不同,红、白之异。”认为干者心肝二经之火,“治以凉心泻肝,化斑解毒汤是也。”湿者“脾、肺经湿热,宜清肺、泻脾、除湿,胃苓汤是也。腰胁生之,肝火妄动,名曰缠腰丹,柴胡清肝汤。”另有小儿赤游丹。(后世多宗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