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疥疮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疥疮的基本特点是在皮肤内发生掘成的隧道,丘疹和水疱,剧痒,易于接触传染。皮肤干燥者称“干疥”,有水疱、脓疱者称“湿疥”。《诸病源候论》中说:“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湿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瘑虫。”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季多见。
〔病因病机〕
本病是疥虫侵入皮肤所致。《外科正宗》中说:“疥癣皆有小虫,染人最易。”说明本证有传染性,常在集体或家庭中传播。多由直接接触或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用具等而传染发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首先要根据皮损特点,诊断本病,找到疥虫,即能确诊。其次应与风瘙痒鉴别。
风瘙痒:无疥疮的好发部位,无特有的丘疹、水疱和隧道。皮损主要抓痕、血痂和脱屑。
(二)论治要点
关键在于如法用药,停药一周后,再仔细观察,如有皮损仍需治疗。因为疥虫卵在产生后一周左右才能发育为成虫。
(三)常见证治
主证:本病好发皮肤薄嫩和皱折处,如指缝间、腕部、肘窝、腋窝、小腹、龟头、阴囊、股内侧及臀部等,呈泛发性对称性发病。皮疹主要为丘疹、水疱及隧道。隧道为一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细线纹,微弯微隆起。幼儿可发生在颜面、头部及掌蹠处,在隧道的盲端或其附近的表皮上常有淡红、鲜红或正常皮色的丘疹或疱疹,由于剧痒而搔抓常引起血痂和染毒,甚至发生疖病。血痂脱落愈后常留有棕黑色的色素沉着。自觉剧烈瘙痒,以夜间或遇热为明显。
治法:本病一般不需内服药,以外治为主。
外治法:目前临床常用硫黄软膏,小孩用为5〜10%者,成人用为10〜15%者,若患病时间较长,可用量为20%的。但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宜产生皮炎。亦可外用一扫光。
涂药方法:先以花椒9克、地肤子30克,煎汤外洗,再擦药。一般先涂好发部位,再涂全身。每天早晚各涂一次,连续3天,第4天洗澡,换洗席被,此为一个疗程。一般需治疗一、二个疗程。停药后观察一周左右,如无新皮损出现,即为痊愈。
(四)临证权变
如染毒继发疖肿、脓窠疮等,则应立即按疖病、脓窠疮等治疗。
〔调护〕
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水洗手,可减少传染。患者衣服、被褥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充分暴晒,以便杀灭疥虫及虫卵。应与患者分居,家庭和集体宿舍的病人要同时治疗。
(应用例案〕
郑XX,男,21岁。患疥疮一年余,自觉余身奇痒不堪,烦躁不安,尤以下腹部、大腿内侧、两手指间为甚,有些已搔破流血,有些感染化脓。多次治疗,终未根治。经用“硫磺七仙散”((硫磺3克、枯矾3克、樟脑3克、五倍子6克、密陀僧6克、大枫子肉3克、三仙丹0.5克。前6味药共研为细末,与三仙丹和匀用纱布包裹。再用菜油60克,放入沙锅内用文火煎滚,略浸药使之从纱布眼内溢出,取之搽患处,外用炭火烘烤皮肤,擦后即觉很舒服,第二天疥疮变黑,过3〜5天便结痂。七天后可照此再搽药一次),几天内痊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按:本法外治较简便,疗效亦佳。(节选自《千家妙方》广西林日照)
〔简便验方〕
1.硫黄三钱,葱白三个,捣烂外搽患处。
2.硫黄一两,石灰一两,加凡士林一两,调匀搽患处。(选自《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疮病诸候•疥候》“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小疥,有干疥,有湿疥……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卷七十四•疥疮》“初起有余之人具宜防风通圣散服之,虚者服荆防败毒散透发之,及形势已定,则无论虚实干疥服消风散,湿疥服苍术膏,虫疥服芦荟丸,砂疥服犀角饮子,脓窠疥服秦艽丸,经久不愈血燥者服当归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