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发颐
发颐又称“汗毒”,因发于颐颌之间而得名。它是一种热性病(诸如伤寒、温病,或胸腹部手术)后,正气不足,余毒乘虚而入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腮腺化脓性疾患。本病的特点是:病后继发,局部漫肿,界限不清,成脓后口臭溢脓。
《刘涓子鬼遗方》首载:“下颐发者为发颐,肥人多有此疾”。后世的认识逐渐明确,如《外科正宗》、《疮疡经验全书》对本病的原因、病机、证治、转归都有较详尽的论述,《外科证治全生集》将发颐和痄腮作了仔细的鉴别,近代《外科医镜》对本病作了比较全面而清楚的论述。发颐多发生于成年人,如并发现代医学中的蜂窝组织炎则病势较为严重,有时出现逆证。
〔病因病机〕
主要病因是伤寒或温病之后汗出不畅,以致余邪热毒未能外达,结聚于少阳,阳明之络与气血凝滞而成。或病后体弱,口腔干燥,卫生不良,致使口腔糜烂染毒邪而成。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诊断比较明确,部位固定,在颐颌之间红肿热痛,化脓破溃。辨证要注意除了有热毒之外尚兼有风邪的特点,其次是要与痄腮鉴别。痄腮多见于儿童,多发于双侧,皮色不变,酸多痛少,不化脓,且有传染性。
(二)论治要点
发颐乃余毒继发性的疾病,多与体质虚弱、口腔卫生不良有关,现在由于重视预防,临床已不多见。一但化脓,病则较重,需要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治疗恰当,多能取效。
(三)常见证治
初期:患者多有热病或胸部手术史,发病较急。多有身热、口干渴、纳呆、便秘溲赤,常发于颐颌之间的一侧,少数亦可双侧,发生疼痛和紧张感,轻微肿胀,张口稍感困难。继则肿胀逐渐显著,并延及耳之前后,压迫局部,有时在第二臼齿相对的粘膜上(腮腺管开口处)红肿,并有粘稠的分泌液溢出。苔多黄腻,脉多滑数。证属风温热毒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若热甚,肿甚者,加银花、蒲公英;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小便短赤者,加车前子、通草。
中期:经7〜10天后,疼痛剧烈,呈搏动性,压痛明显,皮色发红,肿势可波及同侧眼睑、面颊、颈部等处,局部按之有波动感,此为成脓之象,有的脓液可自颊部流出。病情重者体温可高达40℃左右,口渴纳呆,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如果患者极度衰弱或失于调治,或因过投寒凉克伐之品,可有肿延咽喉、神昏烦躁,痰壅气塞、汤水难下,苔黄焦燥,或舌光红,脉象细数,毒邪内陷之证。
治法:托毒透脓。
方药:上方合透脓散加减。
若高热者,加石膏、知母、白花蛇舌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元明粉;无恶寒者,去牛蒡子、僵蚕、薄荷等。
后期:脓肿可在颐颌部,或口腔粘膜,或外耳道,破溃出脓,脓液臭秽,局部肿消痛减,若脓转不臭,身热渐退,则逐渐向愈。个别病例可出现口眼歪斜,病愈后多能恢复正常。一般不需内服治疗。
(四)外治法
1.初期: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
2.成脓:切开排脓。
3.溃后: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脓尽后改用生肌散。口腔粘膜部出脓者,先用等渗盐水漱口,次用青吹口散吹患处,毎日4〜5次。
(五)临证权变
本病初起一般发热较轻,发展严重可伴高热,口渴、便秘、溲赤等,应加石膏、大黄、车前子、白花蛇舌草等,成脓期,毒热炽盛,正气不足防御者,可致毒热内攻,形成内陷变局,宜清营解毒,化痰泄热,养阴生津,用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应用例案〕
关XX,女,37岁。
主诉:左腮部长硬结10天,红肿穿破6天住院。
病史:10天前左腮部长一硬结,如杏核大,不红肿,微痛,身有恶寒。此后硬结日见增大,于五天前已长至鹅蛋大,张口不方便,口腔科医生检查,未发现口腔内有特殊病变,注射青霉素及外敷中药,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局部红肿,剧痛,并有发热(38℃),畏寒,神志恍惚,幻视,出大汗,大便结燥症。诊两脉浮数,舌苔薄黄。
检查:急性面容,左腮部近下颌部有一3×3厘米之大圆形糜烂面,其上有5〜6个脓头,流出黄色稠脓甚多,周围红肿压痛已波及整个左侧脸部、眼睑及左颈部,其边缘界线不清。
诊断:左发颐。
治法:清热解毒透表法。
方药: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马勃、板蓝根、连翘、银花、蒲公英、黄芩、防风、荆芥、柴胡。外用化腐丹(红粉制剂)掺疮顶,上盖琥珀膏(琥珀渣、江粉、东丹、轻粉),外围敷六合丹(用于阳证的箍围消散药)。两天后红肿范围已大大缩小,上有1×1.5厘米之溃疡,脓性分泌物减少,脉转和缓,体温降至37℃。治疗按上方减去荆芥、防风,加苡仁、甘草内服;外治同上。三天后,病情继续好转,惟感肢体疲乏,头昏,心慌,心悸,时觉发热,体温则正常,两脉迟缓,局部之红肿已消退,肉芽红活。内服药改用养阴、清余热之法。处方:熟地、淮山药、山萸肉、地骨皮、牛膝、茯苓、沙参、银花、白芍、泽泻、丹皮,症状日渐好转,局部溃疡逐渐愈合,共住院16天。(节选自《疮疡经验录》)
按:本例发颐治疗,初用清热解毒透表;继则随着表解热退、溃脓,去荆、防加苡仁、甘草;最后以养阴、清余热之法收功,全过程层次清楚,法度井然,药病相投,效若桴鼓。
〔文献摘录〕
1.《外科正宗•卷之四》“此因原受风寒,用药发散未尽,日久转化为热不散,以致项之前后结肿疼痛。初起身热口渴者,用柴胡葛根汤清热解毒。”
2.《疡科心得集•卷上》“发颐,乃伤寒汗下不彻,馀热之毒未除……如正虚邪实,津亏液枯,大便秘结,神识昏蒙,脉来弦硬者,则以犀角地黄汤加牛黄、胆星、竹沥主之”。(此乃治疗合并内陷的正法)
3.《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阳证门》“腮内痠痛者,遮腮(痄腮)也,倘病后两腮发肿不作痠痛者,乃是发颐”。
4.《外科大成•卷二》发颐“如脓出反痛,恶寒发热晡热者,皆气血虚也,宜十全大补汤补之。颐肿而连及耳后者,宜补肾之虚火,经曰:肾热,颐先赤也。颐肿而连及耳下者,当清疏其肝火,是耳下则属手足少阳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