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婴儿湿疮

婴儿湿疮是指发生于出生后二个月至二岁期间婴儿的湿疮,主要生于头面,重者也可延及躯干及四肢。《外科正宗》又称“奶癣”,《医宗金铿》称“胎𤼏疮”,并分为“干𤼏”、“湿𤼏”二类。

本病湿性者多发于1〜3个月的肥胖婴儿;干性者往往发生在1岁以上较为消瘦的小儿。

〔病因病机〕

婴儿形气未充,皮肤娇嫩,易为外邪所感,以风邪或湿邪蕴郁肌肤而发,在病机变化中风邪或湿邪常郁而化热,所以表现为风热或湿热,临床上常可因寒冷、种痘、出牙等因素而诱发。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关键在于辨皮肤损害形态:水疱密集,渍水淋漓,糜烂结痂者多为湿热证;丘疹多,皮肤干燥,无明显渗液。皮损内挟有红色斑片,常有抓痕及血痂者,多为干性风热证。

(二)论治要点

清热法是治疗本病的重点,所以银花、公英、栀子、黄柏等药为常用之品。渍水淋漓、水疱多者,宜加利湿之品,渗液少而皮肤干燥者,宜加疏风药品。

(三)常见证治

1.风热:丘疹密集、少有水疱、皮肤干燥、无明显渗液,皮损内挟有红色斑片,皮损附有灰白色糠秕状鳞屑,有时浸润肥厚,常有抓痕及血痂,偶有皲裂。饮食减少,便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指纹红紫。

治法:疏风清热,润肤止痒。

方药:消风导赤汤加减。

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者,加太子参、麦冬、黄精等;睡眠不安者,加夜交藤、炒枣仁。

2.湿热:皮肤红斑浸润成片,境界不清,红斑上密布丘疹和水疱,渗液多时渍水淋漓,结成厚薄不一的黄痂,搔抓或摩擦后部分痂皮脱落,露出有多量渗液的鲜红色糜烂面,或有染毒而见脓疱。有发热、口唇干燥,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舌红苔黄腻,指纹红紫等证。

治法: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发热口干、斑色红者,去肉桂,加金银花、黄柏、公英等。

(四)外治法

1.湿热者,用青黛膏或黄连油或蛋黄油外搽,每日3〜4次。

2.风热者,用三黄洗剂或黄柏霜外搽,每日3〜4次。

(五)临证权变

清热常用黄芩、黄柏、栀子、金银花;利湿选用萆薢、苦参、苍术;消风选用牛蒡子、防风等。痒甚加蝉蜕、刺蒺藜,若湿疮染毒而见脓疱,疖肿,淋巴结肿大,发热,吵闹,脉细数等症,治宜兼用清热解毒法,合用五味消毒饮。

〔调护〕

1.乳母忌食辛辣、鱼腥等发物。

2.不宜穿羊毛衣,避免强烈日光照射。

〔应用例案〕

郭XX,男,一岁半,1972年5月11日初诊:其父言患儿湿疹已一年多。患儿出生后两月脸面即起红斑、丘疹,经常消化不良,喂奶期间大便溏泻,长大后食量大,但食后不久即便出,完谷不化,常哭闹不安。检查:身体消瘦,面色㿠白,头皮、脸面可见成片丘疱疹,正常皮色,不红,腹部及两腿亦起同样皮疹,呈淡褐色,渗出不多,舌苔薄白。证属胃强脾弱,运化不健,水湿内生,浸淫肌肤。治则:健脾理湿。方药:苍术4.5克、陈皮4.5克、炒麦芽9克、茯苓4.5克、泽泻4.5克、六一散6克(包),每次煎100毫升,2〜3次分服。外用收湿粉香油调敷。

5剂后皮疹渐消,痒轻,晚睡渐安。10剂后皮疹基本消退,未见新起之损害。大便成形。嘱服健脾片以资巩固。

按:本例婴儿先天不足,胃强脾弱,胃强则食多量大,脾弱则运化失职,以致完谷不化,水湿内生,浸淫成疮。故宜健脾。用苍术、陈皮健脾理湿;茯苓、泽泻、六一散利湿;炒麦芽消食和中。服药十剂后,脾运功能恢复,大便趋于正常,外发湿疹亦消失。(节选自《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简便验方〕

1.等分黄连、甘草,水煎液外擦患处。

2.赤小豆三钱,捣细用鸡蛋清一个调敷患处。(上二方选自《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文献摘录〕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婴儿部•胎𤼏疮》“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𤼏。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具服消风导赤汤,干者擦润肌膏,湿者用嫩黄柏头末与滑石等分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