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水疝

水疝是指睾丸鞘膜或精索鞘膜有水液积聚。特点是阴囊肿胀,皮肤光亮,不红不热,偶有胀痛,内有聚水,故名”水疝”。从明、清以来外科文献中对本病已有记述,《外科大成》对其特点描述尤为具体。本病分先天性与继发性两种,前者多见于婴儿,后者多见于成人。

〔病因病机〕

本病属肝、脾、肾三经。睾丸属肾,肾主水液,先天不足,肾气亏虚,气化不利,寒湿积聚阴囊,多发先天性水疝;肝经绕阴器,抵少腹,肝经气滞寒凝,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下注阴囊而成;或跌仆损伤,或丝虫病侵犯,阴囊部气滞血瘀,水湿流行受阻而发。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一是发病缓慢,多为单侧阴囊肿大,触诊时可触及囊状肿物,透光试验阳性。继发者多有外伤史,或者丝虫病史。二是本病阴囊肿胀光亮,不红不热,甚或发凉坠胀,故多为寒湿凝聚肝肾。三是本病应与腹股沟斜疝相鉴别。

腹股沟斜疝:病人咳嗽时,肿大的阴囊有冲击感,但无波动,透光试验阴性,平卧时能迅速还纳。

(二)论治要点

肾司二便,肝脉络阴器,脾主运化水湿,水疝之病不离乎肝脾肾三经。所以临床上培补脾肾以促进水液吸收,疏泄厥阴,分利水湿,以祛其湿邪为治疗重点。辅以熏洗热熨,收效更佳。

(三)常见证治

l.先天性水疝:阴囊肿大呈圆形或长圆形,偏坠一侧,触之有囊性肿物,甚则亮如水晶,不红不热,亦不疼痛,自觉坠胀,或阴囊寒冷,或有睡卧时逐渐缩小,行立时逐渐胀大。常见于婴幼儿,脉沉,苔白。此为脾肾不足,不能温运水液,气化不利。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方药:五苓散加味。

若面色苍黄,腹泻纳呆,脾运不健者,加黄芪、党参、焦山楂;阴囊冷者,加干姜、炒小茴香、巴戟天。

2.继发性水疝:起病缓慢,阴囊肿胀,上连精索,牵拉睾丸或精索肿块随之下移,下腹部抽痛不适。久则皮肤顽厚,发冷,坠胀不适,肿胀严重时,阴茎隐缩,影响排尿,脉弦、苔白。证属肝气失疏,寒湿外侵,水湿内结。

治法:疏肝理气,祛寒化湿。

方药:水疝汤。

若阴囊硬痛者,加桃仁、红花、昆布、海藻。

3.外伤性水疝:多为局部外伤引发的继发性水疝。阴囊肿胀,囊壁坚厚,积液浑浊,透光试验不清晰。脉濡滞,舌有瘀斑,苔白。证属气滞血瘀,水湿运行受阻,瘀浊互阻。

治法;活血理气,渗湿利水。

方药:五苓散合四物汤加减。

若阴囊寒冷者,加葫芦巴、制附片。

(四)外治法

1.熏洗法,水疝洗药方加水5000毫升,热熏,待温后洗,并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有外伤史者,上方加苏木30克、土鳖虫15克。

2.熨法:用小茴香、橘核各120克,研成粗末,炒热,装布袋热熨,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下次再用时仍需炒热,可连续用3~5天再换。

3.抽水:局部消毒,用注射器穿刺抽去水液。

(五)临证权变

若系成人积液较多,用上述疗法无明显效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应用例案〕

编者临床治验:王XX,男,5岁,1981年10月21日初诊。左侧睾丸肿胀不适三月余。西医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建议手术治疗。其母恐惧,携儿来求诊。查左侧阴囊肿大如鸡蛋,不红不热,无明显压痛,与体位无关,透光试验阳性。患儿面黄,略消瘦,脉濡,苔白。证属脾运失司,气化不利,寒湿凝聚。治以温阳健脾,化湿渗水。五苓散加减主之,处方:

桂枝4.5克 云苓6克 猪苓6克 泽泻9克 荔子核6克 巴戟天6克 车前子6克 水煎服。

10月27日二诊:服上方3剂后,肿胀明显减轻,肿物缩小,药已中病,效不更方。6剂后肿物全部消散。

1984年12月随访:该孩儿已上学,病未复发。

按:本例病因辨析清楚,立法遣药与证相合,所以收效较好。如能配合外治,疗效更高。

〔简便验方〕

1.五倍子、枯矾各9克,水煎30分钟,待温度适宜时,将阴囊浸入药液内浸泡半小时,每日1次,连用3~7次。

2.荔子核20枚,加水煮沸,并加醋数滴,将阴囊浸于液内热浴,每日2次。(以上二方选自《实用中医泌尿生殖病学》)

〔文献摘录〕

1.《外科大成·卷二下部前》“水疝,虽肿而光,虽痛有时,不红不热,按之软而即起者为异耳。宜以针引去水气则安。

2.《儒门事亲·卷二》:“水疝其状肾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囊肿而状如水晶,或痒而燥出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

3.《疡科心得集·卷中》“又有一种水疝,肿痛而皮色光亮,无热无红,内有聚水,宜用针针之,引去水气则安。内服五苓等利湿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