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肠痈

肠痈(即现代医学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病证。发病率约占住院病人的10〜15%,多见于青年人及中年人,男性病人约多于女性二倍。本病最早的记载,见于《内经》,其中有大肠痈、小肠痈的主要症状记载。《金匮要略》总结了肠痈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推出了大黄牡丹皮汤等有效方剂,一直被后世所应用。《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对肠痈的病因、病机、证治等认识就为系统,为后世对本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病因病机〕

常见的病因有:1.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嗜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糟粕积滞,湿热内生。2.寒温不适:由于外邪侵入肠中,寒则气凝,热则气散,致使气血运行失常,经络受阻,气滞血瘀,郁而化热,遂成痈脓。3.七情所伤:郁怒忧思,易伤肝脾,而使气机不畅,血行滞涩,肠内痞塞不通,易生食积、痰凝,久则化热为患。4.妇人产前,胎热内生;产后体虚多卧,瘀血不尽,均能阻碍气机,使肠道气血不得畅通。5.饱食后急剧奔走或跌仆损伤,以致气滞血凝,使肠道运化失常,浊气壅遏成痈。总之,以上种种原因,均可损伤肠胃,运化失职,糟粕积滞,引起肠道气血瘀滞。气滞则腹痛,气逆则呕吐不欲食;瘀久则化热,热盛则肉腐,腐肉成脓,积于肠道而成本病。临床可见腹痛剧烈,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表现。若属邪盛正虚,还可出现一些变证。若热积不散,血肉腐败,脓肿扩大或郁而成块,亦可形成肠末端(阑尾)脓肿;若热积肠间,与食水相搏,则肠道闭塞不通,出现呕吐、腹胀,大便不通等肠结证;热深不能外达,壅闭于内,则可出现四肢厥逆,热深厥深的热厥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肠痈证急,变化迅速,辨证要准。初期要辨清寒、热、气、血,热者有发热、口干、大便干结、脉滑数;寒者,腹痛较轻、大便微溏,苔薄白腻,脉迟紧;气滞重者,绕脐窜痛;血瘀重者,痛处不移,腹痛拒按。中期肠痈酿脓,症状加重,关键要辨清热重还是湿重。后期要注意变证;或为阳明腑实,热甚伤阴;或为阴损及阳,体温反低。此外观察舌苔和脉象对诊断本病的轻重有一定意义。如舌苔由薄腻转为厚腻,脉象由微数转为洪数,则病情发展有酿脓的趋势;反之,病情则有所控制,而为向愈的征象。若舌苔由厚腻转为薄腻,即使腹痛、体温暂无明显变化,也表示病情为可以控制的佳兆。

(二)论治要点

肠痈治疗的关键是通腑泄热,所以大黄牡丹皮汤可以通用于本病的全过程。但初期治疗需要配合理气活血,多能取得止痛缓急的效果。中后期重用通里攻下是清热解毒的捷径。

(三)常见证治

1.初期:腹痛开始于上腹部或绕脐周,随后转移至右下腹天枢穴附近,呈持续性隐痛,可有轻度阵发性加剧,或阵发性绞痛,有的右下肢伸直时牵引右下腹疼痛。右侧天枢穴附近可有压痛或拒按,可有轻重不同程度的腹皮挛急。两侧足三里、上巨虚附近(阑尾穴)可有压痛点。直肠指检时,可于直肠前壁偏右侧有触痛。一般可伴有轻度发热,神疲体倦,呕噁纳减,大便干结,小便微黄,苔白厚腻,脉弦滑或弦滑数,此为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

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加蒲公英、败酱草。

绕脐痛甚者,为气滞重,加川楝子、木香、砂仁、川厚朴;痛有定处,按时痛胜针刺为瘀血重,加丹参、赤芍;或有便溏腹泄者,去大黄、芒硝,加酒军、六一散;若局部有包块者,加乳香、没药、穿山甲。

2.酿脓期:若病情发展,腹痛加剧,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有较重的腹皮挛急,甚则扩至全腹;右下腹可摸及包块,壮热不退,噁心呕吐,纳呆,口渴欲饮,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数,此为热积不散,热胜肉腐为脓,或有胸脘痞闷,口渴不欲饮,身热不扬,呕吐较重,便溏不爽,小便黄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此为湿热蕴盛,肉腐成脓。

治法:积热不散者,宜通下泄热,解毒透脓为主。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合红藤煎加蒲公英。

若湿热蕴盛者,加生苡仁、藿香、佩兰、黄连;小便黄浊者,加车前子、滑石。

3.溃脓期:脓成不能局限者,腹痛自右下腹扩展到全腹,腹皮挛急,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胀,噁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似痢不爽,小便频数似淋。甚至可见腹部膨胀,转侧闻水声,兼见时时汗出,皮肤甲错,二目下陷,口干而臭,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等。此为阳明腑实,热盛伤阴。

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合增液汤加减。

腹胀加厚朴、青皮、大腹皮;腹痛剧加元胡、广木香;小便频数似淋加桔梗、赤茯苓;大便似痢不爽,加木香,黄连;若大便秘结不通,加用甘遂通结汤以急治其标。

(四)外治法

1.大蒜30克,芒硝30克,共捣成糊状,在右下腹衬一层凡士林油纱布后,敷上大蒜芒硝糊,2小时后取下,改敷金黄膏或玉露膏,每日换一次。适用于各期阑尾炎(注意:大蒜芒硝糊能引起皮肤发红,甚至起水泡)。

2.皮硝60克,外敷肿块处,一日一换,适用于阑尾周围脓肿。或外敷消结膏。

(五)临证权变

肠痈变化多端,初期或有较轻腹痛,身无寒热或微热,大便微溏,小便清长,脉迟紧或濡数,病情发展较为缓慢,或有反复发作的慢性肠痈,此为寒湿挟瘀血凝结所致,宜疏化导滞,理气行瘀,用藿香正气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溃脓期或兼有精神萎顿,肢冷自汗,身微温或体温反为降低,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等,此为阴损及阳。治宜温阳健脾,托毒排脓为主,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参附汤。

〔调护〕

1.饮食:初期、酿脓期肠痈,可根据食欲情况给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对溃脓期肠痈应根据病情轻重给流质食物或禁食。

2.一般应卧床休息,对全腹压痛和反跳痛的病人及阑尾周围脓肿的病人,应取半卧位,防止过早下床活动,以免病情反复。

3.对严重病人要定期测量血压,服药后因呕吐而将药物吐出者,必须补足药量。服通里攻下药后大便每日3〜5次以上者,应及时改变药物的炮制方法或减少剂量。

〔应用例案〕

宁xx,女,17岁。

1977年8月7日入院,住院号7923。

病史:右下腹部疼痛一天多,曾于5日吃生冷瓜果后腹泄,日十余次,脓样便,伴有腹痛,经服合霉素治愈。7日早晨开始发现右下腹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疼,无明显反跳痛,腰大肌试验阳性。血象:白细胞12100/立方毫米,中性81%,诊为急性阑尾炎。

患者发热,体温38.6℃,脉滑数,舌质红,苔薄黄腻,证属湿热蕴结肠腑,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之活血利湿。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丹皮9克、大黄9克、冬瓜仁30克、赤芍9克、丹参9克、川楝子12克、广木香9克、黄芩9克、生薏苡仁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1977年8月8日二诊:昨晚服上药一剂,局部疼痛减轻,体温下降,血象亦转正常,白血球6300/立方毫米,中性74%。8月9日,腹泻愈,腹痛轻微,麦氏点压疼轻微,无反跳痛,不欲多进食,苔白黄厚腻,脉弦,上方去冬瓜仁加神曲9克、山楂9克、藿香9克、陈皮9克,三付后,症状全部消失,于8月13日全愈出院。(节选自《中医外科心得集》)

:本例案由于看到患者腹泄便溏、身热不甚,苔黄腻,辨为湿热蕴结肠腑而方中除了清热解毒、通腑泄热药外,还加有生苡仁、藿香之类化湿利湿之品,故疗效较佳。

〔文献摘录〕

1.《素问•厥论》:“少阳厥逆……发肠痈。”(此为肠痈的最早记载)

2.《金匮要略•疮疡肠痈浸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其脉沉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大黄牡丹皮汤主之。”(脉症治疗确实可靠,延用至今)

3.《外科正宗•卷之三》:“初起小腹疼痛,或软或硬,脉芤数者,瘀血也,宜下之。小腹作痛有块,大便秘涩,小便如淋者,宜和而利之。已溃时时下脓,腹痛不止,饮食无味者,宜托而补之。产妇恶露不尽,流注小肠作痛,脉数者,宜和而导之。腹胀日久,脐高突出,转侧响如水声、脓内蓄,急针之。”

4.《洞天奥旨》:"凡腹痛足不能伸者,俱肠痈也。大肠生痈,右足不能伸,腹痛甚,便出脓血,肛门如刀割,此已溃烂也,能食者生,不能食者死。”(对症状观察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