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瓜藤缠

本病是生于两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性皮肤病。皮疹的特点是:结节多发于两小腿伸侧,高出皮面,大小不等,颜色鲜红,边界清楚,疼痛明显,后期结节紫红,消退不留痕迹。《医宗金鉴》说,“此证生于内踝骨之上三寸,初起如粟,疼痛日增,坚硬赤肿,渐如鸡卵。”多见于青年女性,以春季,秋季发病者为多。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湿热之邪侵入人体的下部所致。湿热客于络脉气血凝滞,形成对称性压痛性结节。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认准主证,明确诊断:多见于青年女性,病变部呈鲜红结节状,疏散分布于两小腿伸侧面,有压痛,伴有轻度全身症状。

(二)论治要点

湿热客于络脉是本证主要病机,因此治疗中要活血化瘀散结,以消散结节为治疗要点。病的后期如结节仍未消散,可用化痰软坚散结的方法治疗。

(三)常见证治

主证:皮下结节多为突然的,在小腿伸侧对称性发生,分布均匀,由蚕豆大到杨梅大,小的色淡红,大的颜色鲜红,皮肤紧张,周围呈水肿状,疼痛较剧,有灼热感或压痛,逐渐变为紫红,最后变为黄色,结节互不融合,经1周逐渐变小、变平或消退,不易化脓破溃。结节数周可以从数个到数十个不等,重者可波及到大腿和上臂的伸侧及面颈等处,发生在这些部位的结节较小而且浅表,结节可自然消退不留瘢痕。苔黄,脉滑数或濡数。

急性发病,经过迅速,一般在6周左右自愈,但亦有长达数月者,在劳累、感冒、妇女行经期多易复发。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归尾、牛膝。

骨节痠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下肢肿甚者,加生苡仁、车前子;发热、疼甚、咽痛、舌红,脉滑数者,加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

(四)外治法

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

(五)临证权变

当本病全身症状消失后,结节不宜消退者,治宜活血化瘀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白芥子、生牡蛎等。

〔应用例案〕

韩XX,女,31岁。1975年9月16日初诊。两小腿反复起红疙瘩,肿痛,两月余。初因感冒发热,退烧后两下肢发现有红斑结节,走路痛,反复不愈。检查:两小腿伸侧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鲜红斑块六、七处,灼热感,结节如樱桃大至指头大,触痛明显。脉滑数,舌质红,苔薄黄腻。西医诊断:结节性红斑。证属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治则:通络祛瘀,佐以利湿。药用:地龙9克、鸡血藤15克、归尾9克、红花9克、牛膝9克、香附9克、赤芍9克、泽兰9克、茜草9克、生苡仁9克、王不留行9克、黄芩9克。五剂。二诊(9月21日):药后红斑基本消退,大便不畅,脉滑,舌苔黄腻已化,前方去黄芩、苡仁,加桃仁9克,服五剂。治愈后未再发。

:本病乃湿热下注于血脉经络之中而成。治疗本病应多从血分来用药。《血证论》曾有“既已成瘀,不论初期已久,总宜散血,血散瘀去则寒、热、风、湿均无遗留之迹矣”。本案药证相洽,收效满意。(节选自《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简便验方〕

当归、威灵仙、红花、刺猬皮、苍耳子、葱白各等分,水煎外洗,每日二次,每次20分钟。选自《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外科学》

〔文献摘录〕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卷七十一•湿毒流注》“此证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一二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漫肿,轻则色紫,重则色黑……初觉当急服防风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之,若腿胫至晚发热者宜服当归拈痛汤加牛膝。”

《外科大成•卷二•胫部》“瓜藤缠生于胫,结核数枚,肿疼久之,溃烂不已,属足太阳经湿热,初宜荣卫返魂汤加减,或五香流气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