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论
肛门直肠疾病是指一切与肛门直肠有关的疾病,包括痔、肛隐窝炎、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脱肛、息肉痔及锁肛痔等。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均以痔疮、痔瘘统称。
本类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俗话说“十人九痔”,不论男女老幼都能发生。祖国医学对痔瘘的病因病机有独特的见解,对痔瘘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内治、外敷法、薰洗、针灸、熨疗等,以及枯痔、插药、结扎、挂线等方法,而且获得了许多显著疗效,至今仍在延用。
我国有关痔的记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其病名始见于《山海经》,现存的最早医籍《五十二病方》中对痔瘘的记述相当详备而准确,有牡痔、牝痔、脉痔、血痔、朐痔等及各种治疗方法。《内经》对痔瘘的病因病机概括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汉代《金匮要略》中记有痔瘘便血的内治方药。晋《针灸甲乙经》记有针灸治疗痔疮、脱肛的具体方法。唐《千金要方》记有药物熏洗痔瘘的方法。《外台秘要》有灸法、熨法治庁痔瘘的记载。我国的枯痔疗法始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用“砒霜黄腊,搅和令匀,捻为条子治痔”,即是枯痔法的记载。明代《疮疡经验全书》中对痔瘘的病因病机详加论述,治法提出以内治为主,并配合针灸、导引、薰洗等法。《外科正宗》具体地记述了枯痔疗法、挂线疗法、割治、结扎等较为复杂的手术疗法,开始了以外治为主治疗痔瘘的原则。清代进一步发明了探肛筒、过肛针、弯刀等器械,对痔漏的外治疗法向前推进了一步,解放后,我国治疗痔瘘得到了很大发展,许多疗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解剖与生理概述〕
肛门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是通向体外的出口。直肠生发于内胚层,肛管生发于外胚层。齿线为其分界,这是临床上的重要标志。
1.直肠:全长约12厘米,上接乙状结肠,下终于齿线与肛管连接。上下两端缩窄,中部肠腔扩大形成直肠壶腹。直肠壶腹的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乎成一直角。这个角度受到损伤,可造成大便失禁,需重新修复这一角度才能使排便恢复正常。
直肠前部上2/3及两侧上1/3有腹膜遮盖,后壁无腹膜遮盖,在两侧腹膜反折平面,距肛门7~8厘米。因此行直肠脱垂注射术时,不要刺入8厘米以上,以防刺破腹膜。
直肠粘膜较厚,有三个半月形的皱襞,内有环肌纤维,称为直肠瓣。
2.肛管:长约3厘米,其外端为肛门,上端与直肠相连接,周围有内外括约肌环绕。在直肠粘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粘膜呈6~10个纵行皱折,称为直肠柱或肛柱。两个直肠柱下端之间有半月形粘膜皱襞,称为肛门瓣。肛门瓣与直肠柱之间的肠壁粘膜形成向上开口的袋状间隙,称为肛隐窝或肛窦。隐窝底部有腺体的导管开口。此为肛门周围脓肿和肛瘘的起源地。由于这些解剖结构,直肠粘膜与肛管皮肤之间形成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称为齿线。齿线上有2~6个三角形乳头状突起,称为肛乳突。在肛管中、下1/3交界处,触诊时可摸到明显环状沟,这是肛门白线,是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层的交接处,所以又称括约肌间线。
肛门白线与齿线之间,有环形平滑区,称为栉膜。肛裂时,栉膜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增生,栉膜变厚而坚硬,叫做栉膜带。在治疗肛裂时应切断栉膜带。
肛门是肛管的外口,位于两坐骨结节连线中点的稍后方,即会阴的肛门三角中。平时由外括约肌收缩,紧闭成一前后纵裂。其周围皮肤较薄,富有汗腺、皮脂腺,是脓肿的好发部位。
3.齿线:肛管与直肠下端连接处,呈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线。其特点如下:是胚胎时内外胚层交界处;皮肤与粘膜的交界线;齿线上的神经是植物神经,齿线下的神经是脊神经;齿线上的血管是直肠上血管,其静脉与门静脉相通,齿线下是肛门血管,其静脉属下腔静脉系统;齿线上部淋巴向上回流,汇入盆腔淋巴结,齿线下的淋巴向下回流,汇入腹股沟淋巴先结;先天发育缺陷所致形成的肛门闭锁或肛门狭窄亦发生于此;后天肛门疾患约85%源于此。
4.肌肉:肛门括约肌分外括约肌与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是一种横纹肌、随意肌,能控制肛门的收缩与松弛。它分为三部分:皮下部、浅部和深部。皮下部是环状肌束,不附着于尾骨,围绕肛管下端,位于内括约肌的外下方。皮下部外括约肌常在手术时切断,不致引起大便失禁。浅部肌纤维起源于尾骨,在内括约肌水平面分为两束,围绕肛管再合而为一止于会阴。深部外括约肌位于浅部的上外侧,也是环状肌束,不附着于尾骨。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实际上是肥厚的直肠环肌,围绕肛管的上部,有助于排便作用,而无括约肛门功能。
肛门直肠环:外括约肌深、浅两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提肛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此环如在手术时切断,即可引起肛门失禁。
5.血管:肛门直肠的血液供应来自四支动脉,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及骶中动脉。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末端,在直肠上端后面分为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在直肠下部右前、右后、左侧有主要分支。晚期内痔,这些分支变粗大,可以触到搏动,常是术后大出血的部位。此外尚有许多小支与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吻合。直肠下动脉为髂内动脉的分支,其大小与分布没有一定规律。肛门动脉由隐部内动脉分出,在肛管分为数小支。骶中动脉是腹主动脉的连接分支,一般很小,与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吻合。
肛门直肠有两个静脉丛,一为直肠上静脉丛,在齿线以上,直肠粘膜下,汇集成数支静脉,分布在右前、右后,左侧为显著,是内痔的原发部位,又称母痔区。这些静脉穿过直肠壁,成为直肠上静脉,经肠系膜下静脉,入脾静脉和门静脉。这些静脉无瓣膜,穿过肌肉时易受压迫,这是形成内痔的内在原因。一为直肠下静脉丛,在齿线下,直肠肌层以外,肛管皮肤以下,汇集于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流入髂内静脉。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互相交通,使门静脉与体静脉系统相通。在门静脉病人,此处是一侧枝循环通路。痔内外静脉丛均扩张时,形成混合痔。
6.淋巴:肛门直肠的淋巴组织分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线以上包括直肠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以及肠壁外淋巴网。从肠壁外淋巴网的淋巴液可流向三个方向:向上至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最后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向旁至肛提肌上淋巴结,再至闭孔淋巴结,最后至髂内淋巴结;向下至坐骨直肠网淋巴结,然后穿过肛提肌至髂内淋巴结。下组包括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下淋巴网,经会阴部汇流至腹股沟淋巴结。上下淋巴网经过吻合支可以相通。所以肛门癌主要切除下组淋巴组织,但也要考虑吻合支向上转移的机会。同祥,直肠癌也有转移腹股沟淋巴结者。
7.直肠的神经支配属于植物神经系统。肛门的神经支配为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的分支,分布至肛提肌、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肤。所以齿线以上粘膜痛感迟钝。而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感觉异常敏锐。因此肛门疾病及其手术后可引起小便困难、尿潴留。
肛管与直肠,主要生理功能是排便,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
〔病因病机〕
肛门直肠疾病中常见的发病因素有风、湿、热、燥、气虚、血虚等,现将各种因素致病特点及引起疾病的机理扼要分述如下:
风: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往往风热相兼,伤人肠络,使血不循经,出现便血,色泽鲜明,下血暴急呈喷射状,还多伴有口渴、舌红、脉数等症。
湿:湿为阴邪,其性重浊,不论内湿、外湿,常先伤人之下部,肛门病中由湿引起者颇多。湿与热结,常引起下痢、泄泻,使肛肠部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易于发生内痔便血。湿性秽浊,热伤络脉,则下血色如烟尘。湿热蕴阻肛门,经络阻隔,气血凝滞,热胜则肉腐成脓,往往形成肛门周围脓肿。湿热下注大肠,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凝聚,发为直肠瘜肉。并可伴有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身重体痠,苔腻脉濡等全身症状。
热:热为阳邪,易伤阴份,热积肠道,易耗伤津液,而致热结肠燥,使大便秘结不通,久之,可致肛门直肠部气血不畅,瘀滞凝结,发为痔疮。热盛则迫血妄行,热伤肠络,血不循经,下溢而成便血,血色鲜红。邪热蕴阻,易发肛门部痈肿,表现为红肿高突,疼痛剧烈,腐肉成脓,脓液黄厚等。
燥:肛门病因中多为内燥。往往由饮食不节,醇酒厚味,过食辛辣刺激,以致燥热内结,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大便燥结;或平素血虚津亏,肠道失于濡润,而致大便干燥,排便努挣,常使肛门裂伤或擦伤痔核,出现便血等症。
气虚:气虚则摄纳无力,常可引起直肠脱垂不收,内痔脱出不纳。再者由于气虚之后,抗病能力减弱,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时,不能反应出明显的症状,故其肿痛轻微,发热不高。这里气虚的原因有二。一是脾胃功能不足,致使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二是妇人生育过多,小儿久泻久痢,老年人机能衰退以及某些慢性病等导致中气不足。
血虚:血虚则气无所附,气亦虑,气虚则无力摄血而致便血,便血愈多,则血愈亏,血愈亏则气愈虚,往往形成恶性循环。血虚生燥,无以润滑肠道,则大便燥结,也易于擦伤痔核而便血。血气相依,故肛瘘则多久不愈。导致血虚的原因,除失血过多而外,尚有脾胃功能不足,生血乏源。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有的可单独致病,更多的是几种因素相兼致病。
〔辨证〕
肛门直肠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有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分泌物等。由于病因不同,表现的症状及轻重程度亦不一。
便血:便血是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的共有症状,有虚实不同。实证:风热肠燥,便血色鲜,下血暴急,便秘尿赤,口渴舌红,脉数。虚证:血虚肠燥,便血色淡,面色少华,心悸乏力,舌淡脉细。内痔:血不与大便相混,附于大便表面,便时点滴而下,多无疼痛。肛裂:便血少而疼痛剧,多见青年女性。直肠息肉:儿童便血,大便次数和性质无明显改变。直肠癌:便血与粘液、脓液相混,其色晦暗,臭秽,肛门重坠。
肿痛:肿痛是常见症状,虚实各异。实证:肿胀高突,疼痛剧烈,伴有胸闷腹胀,发热,苔黄腻,脉濡数等,多为湿热阻滞,常见于肛门周围脓肿和外痔肿痛。虚证:肿痛不甚,疮面凹陷,伴有倦怠乏力,或兼咳嗽痰血,骨蒸盗汗,大便溏薄,为阴虚挟毒,见于虚性肛瘘。
脱垂:多见于内痔和脱肛,虚实各异。虚证:痔核脱出,直肠脱垂,无明显疼痛而伴有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质淡,脉沉细弱等症状,多因中气下陷,无以摄纳。实证:内痔脱出,嵌于肛门,肿痛难忍,坐立不安,甚则糜烂,或伴有寒热并作,口干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等症,多为湿热下注,气血瘀滞,复因染毒。
流脓:常见于肛门周围脓肿和肛瘘,应分别虚实。实证:脓出黄稠,臭秽,兼有粪臭味重,为多湿热蕴阻肛门,热盛肉腐。虚证:脓水清稀,挟有败絮样物,无臭或微带粪臭,因气血不足,阴虚内热而成。
便秘:便秘见于内外痔疮、肛裂等病,虚实不同。虚证:大便燥结,腹满作胀而喜暖喜按,伴有面色㿠白,头晕心悸,神疲乏力,多为血虚肠燥。实证:大便秘结,腹满胀痛而拒按,伴有面红,口臭,身热,心烦,苔黄燥,脉数等,多为热结肠燥。
分泌物:常见于内痔脱出、直肠脱垂、肛瘘等,虚实有别。
实证:分泌物黄浊味臭,尚伴有局部肿痛,口干,食欲不振,苔黄腻,脉滑数等,多为湿热下注或热毒蕴结所致。虚证:分泌物清稀不臭,或伴有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质淡,脉细弱等,多为气虚血弱,中气下陷。
〔检查方法〕
1.检查时注意事项:肛门直肠疾病的诊断,在详细询问病史后,必须进行肛门直肠检查,才能作出明确的诊断。检查时,操作必须轻柔,勿使病员感到痛苦,并事先向病员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安慰,不可在病员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行,以免病员恐惧而不能协作。
在行肛门直肠检查时要取适当的姿势,然后要病人张口作深呼吸或排便动作。在指套或肛门镜上涂以润滑剂,先将指套或肛门镜抵压肛门口,待肛门部松弛时,缓慢插入。
2.疾病好发部位:肛门病的部位,常用膀胱截石位表示,以时钟的十二等分标记法,将肛门分为十二个部位。前面(会阴)称12点;后面(尾骶)为6点。内痔好发于3、7、11点;赘皮外痔好发于6、12点;血栓外痔好发于3、9点;肛裂好发于6、12点。肛瘘内口以3~9点连线为界,其瘘管外口位于此线前面的,其管道多为直行;其瘘管外口位于此线后面的,其管道多为弯形,其内口多见于6点;马蹄形肛瘘内口亦多在6点附近;凡瘘管外口距肛缘近者,其管道多短,外口距肛缘远的,其管道多长。
3.检查体位:肛门直肠疾病在检查和治疗时,常用下述6种体位,可根据要求选用一种或二种体位。
侧卧位:患者侧卧床上,双腿尽量向腹部屈曲,要使臀部及肛门充分暴露,此为最常采用的检查和治疗体位。
膝胸位:病人跪伏床上,胸部尽量贴紧床面,使臀部抬高。适用于肛门直肠镜检,乙状结肠镜检查和身体矮小肥胖病人检查治疗。
截石位:病人仰卧,两腿放在腿架上,将臀部放到手术台边缘,使病人的肛门充分暴露,是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体位。
倒置位:病人俯卧床上,髋关节弯曲,臀部抬高,头部稍低。适合于肛门检查和小手术。
蹲位:病人作蹲距或向下用力增加腹压,可查到Ⅱ、Ⅲ期内痔,脱肛,息肉等。
弯腰扶椅位:病人向前弯腰,双手扶椅坐,露出臀部。适用于团体性身体检查。
4.肛门视诊:病人取侧卧位,医生用双手将病人臀部分开,首先及外面检查肛门周围有无内痔、息肉脱出、直肠脱出、外痔、瘘管外口等。然后嘱病人象解大便一样努责。医生用双手指将肛门自然张开,或用吸肛器吸出观察内痔位置、数目、大小、色泽、有无出血点,同时也可看到有无肛裂等情况。
5.直肠指检:病人取侧卧位,嘱病人放松肛门,医生以戴有手套或指套的右手食指,涂上润滑剂,轻轻插入肛门,进行触诊检查。可以发现肛管和直肠下端有无异常改变,如皮肤变硬、波动感、硬结、狭窄、括约肌紧张度。肛痿可触到走行方向的硬索和内口部位。向上可触到齿线以上有无异常改变,如乳头肥大、狭窄、硬结、肿块以及肛管直肠环的功能情况。直肠的前壁,在男性可以触到前列腺和膀胱;在女性可以触到子宫颈;两侧可以触到坐骨直肠窝、骨盆侧壁;其后方可以触到骶骨和尾骨。直肠指检在肛肠检查中十分重要,可以发现直肠下部、肛管以及肛门周围的病变。
6.窥肛器检查:病人取侧卧位,先将窥肛器外套及塞芯装在一起,涂上石蜡油或软皂,嘱病人张口,然后慢慢插入肛门内,应先向病人腹侧伸入,待通过肛管后,再向尾骨方向推进,待肛镜全部插入后拈抽去塞芯,在灯光照明下,仔细观查有无溃疡、息肉,再将窥肛器拔出到齿线附近,查看有无内痔、肛瘘内口、乳头肥大、肛隐窝炎等。
7.乙状结肠镜檢查:在检查前一晚清洁灌肠,镜检时将涂上石腊油的镜筒缓缓插入肛内,开始时指向脐部,进入肛门后,当放入直肠约5厘米的深度时拿掉闭孔器开亮电灯,装上接目镜和橡皮球,打入空气,一面察看,一面把乙状结肠镜缓慢地放入直肠壶腹,再将镜端指向骶骨,距离肛门8厘米处可见直肠瓣。距肛门15厘米处可见肠腔缩窄,即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再调转方向,在直视下将镜筒放入乙状结肠,可以放入30余厘米深度。当推进镜筒时常须打入空气,使肠腔鼓起。检查完毕,需慢慢将乙状结肠镜向外抽出。检查时要注意粘膜颜色,有无瘢痕、炎症、出血点、分泌物、结节、溃疡、肿块等病理改变,对于肿块、溃疡、息肉可作活体组织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取下组织后之伤口,用棉球蘸上止血散或5%酚甘油压迫止血。
〔治疗〕
1.内治:应用于肛门病伴有严重疾患,如肝脏、肾脏、心脏病变、腹部肿瘤等暂时不能手术的或年老体弱不能胜任手术的;或者一期肉痔、肛门感染、血栓外痔初起者,其主要治法如下:
清热凉血法:适用于风热肠燥便血,血栓外痔初起。方用凉血地黄汤或槐角丸加减。
清热利湿法:适用于肛周外痔水肿和肛门周围脓肿湿热证。方用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等。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肛周脓肿实热证,外痔肿痛。方用黄连解毒汤或仙方活命饮加减。
清热通里法:适用于热结肠燥便秘者,方用大承气汤。
养血止血法:适用于素体气血不足或久病气血虚弱而有便血者。方用四物汤、八珍汤加地榆、侧柏等。
养血润燥法:适用于血虚津乏,便秘者。方用润肠汤或五仁汤。
补中益气法:适用于小儿中气不足或年老体衰、经产妇气虚下陷的直肠脱垂或内痔脱出。方用补中益气汤。
2.外治:应用于内痔脱垂、嵌顿,术后水肿,外痔发炎、水肿,血栓痔,脱肛等。
熏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或用毛巾蘸药汁趁热截患处。熏洗时间应稍长,宜30分钟左右。常用五倍子汤或苦参汤加减。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止痒,生肌收敛等作用。
敷药法:以药物敷于患处,通常于每日大便后,先用熏洗法,再外敷药物,每日1~2次。常用五倍子散、消痔膏、九华膏、生肌白玉膏等。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生肌收敛等作用。
3.手术:有关肛门直肠的手术疗法,详见有关各病。
〔预防〕
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多食蔬菜,多饮开水,避免便秘。
2.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勤洗浴,避免擦伤,防止发生肛门周围感染。
3.对肛门部有关疾病应及时治疗,如肛周疖、痈、湿疹,或蛲虫、滴虫病等,避免肛瘘、肛裂、肛门瘙痒症等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