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冻疮
本病系长时间的寒冷作用于机体局部皮肉而引起的疾病。轻证特点是呈局限性红肿斑块,有刺痒和烧灼感。本病首见《诸病源候论•冻烂疮肿候》,后世对局部冻疮多有记述,治疗方法很多。以妇女和儿童为多见。好发于鼻尖、耳边、手足等暴露部位。
〔病因病机〕
寒冷是引起冻疮的重要原因,尤其在潮湿、刮风的情况下更易引起。素体气血衰弱,缺乏运动,手足多汗,疲劳饥饿或长时间静止不动是引起冻疮的内在因素。此外暴冻遇热或暴热遇冻也能促使本病的发生。《石室秘录》中说:“冻疮乃人不耐寒,而肌肤受冷,骤用火烘,乃成冻疮,至于耳上受冻,必是用手温之,反成此累也”。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易于诊断,有受冻史,一望皮损即可。重点应辨清证候轻、重。轻证初起为局限性红斑肿块,自觉麻木,触之有冷感。若遇温热则冻疮由红变紫。重证有痒、胀、灼烧、疼痛感,局部肿胀,可出现水疱和大疱,含有黄色浆液,疱破可形成溃疡、渗液和结痂,病理很慢,可缠绵数月,每到冬天复发。
(二)论治要点
本证以外治为主,用药涂擦时一定反复揉搓,使气血流通,斑块消散,局部有热感为度。
(三)常见证治
主证:初起受冻部位皮肤先呈苍白、麻木、冷感,继则为局限性蚕豆大或钱币大硬结或斑块,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表面可形成水疱,水疱破溃出现溃疡,常对称发生于肢体远端,以手背、足趾、下肢及面颊、耳廓处多见,自觉瘙痒,温暖时尤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气养血,温经散寒。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红花、黄芪。
(四)外治
(1)生姜辣椒酊外擦:生姜60克、干辣椒60克,放入95%的酒精300毫升内浸泡十天,去渣贮瓶备用。用棉球蘸擦患处,反复擦至有热感时止,每日2次。
(2)木瓜汤熏洗:木瓜30克、赤芍20克、细辛20克、辣椒30克、葱50克。
用水15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先以热气熏患处,药温时将患处浸药内洗泡2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二天。
2.已破溃:
当归膏外涂(仿生肌玉红膏而制成):当归60克、白芷15克、紫草10克、甘草30克、麻油500毫升,白蜡30克。
将草药放在麻油中浸泡三天,熬数沸去渣,加白蜡烊化,再加血竭,轻粉各15克搅均,冷却成膏,贮瓶备用。每日1次外擦患处。
(五)临证权变
本证内服药多以温经散寒、益气养血为主,若溃疡染毒,邪毒炽盛时则宜清热解毒凉血,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调护〕
加强耐寒锻炼,冬天室外作业要改善防寒设备。对暴露部分应加强保护,鞋袜不要过紧,注意保持干燥,松紧适宜。
〔应用例案〕
王XX,男,33岁。1974年11月11日初诊。三年前双足跟冻伤,此后每年初冬即犯。今冬已发病一月余,双足跟肿痛轻痒,行走不便。体温38.9℃,面色苍白,双足跟红肿处为6X6厘米大小,皮肤光亮,触痛拒按,按之应指。白细胞计数24100/立方厘米。舌苔黄,舌质红,脉沉弦,此乃冻疮继发感染。证属寒湿凝滞,化热成毒。治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药用:银花18克、公英18克、皂刺9克、白芷9克、桔梗9克、生黄芪18克、归尾9克、赤芍9克、牛膝9克、甘草3克、炒山甲9克。外用铁箍散软膏外敷。11月14日复诊:上方3剂后脓肿自溃,体温正常。乃以上方去银花、公英,加肉桂9克;局部清除腐肉,薄薄干撒甲字提毒粉,外贴阳和解凝膏。11月25日三诊:疮口已小,腐肉已清,新肌已生,改用益气养血之法。药用:生黄芪24克、党参24克、归尾9克、赤芍9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肉桂15克、牛膝9克、甘草9克。12月5日四诊:疮面为1.5X2厘米。改服阳和丸,每服2丸,人参养荣丸,每服2丸。12月15日停服阳和丸,改服肾气丸,12月30日疮面痊愈。
按:患者原属寒湿凝滞,受冻成疮。但就诊时已染毒焮发,故先用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之法。脓溃后,遂加用肉桂温寒化滞。腐肉清除后再用益气养血之法促进新肌生长。应用肾气丸,是滋阴补肾之法,用以固先天,而防止来冬复发。这是医者的经验之处。(节选自《房芝萱医疗经验集》)
〔简便验方〕
1.茄根七八枝劈碎用水煮沸,于临睡前煎汤熏洗患部,每晚1次,连续2~3次。
2.生姜一块,在热灰中煨热,切开搽患处。 (上二方选自中医研究院编《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文献摘录〕
《外科启玄卷九•冻伤》:“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破出脓血,遇暖则发烧,亦有元气弱之人,不奈其冷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