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极,经穴名。出自《素问·骨空论》。别名玉泉、气原、气鱼、膀胱募。属任脉。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在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深部为乙状结肠。主治遗尿、小便不利、癃闭、遗精、阳痿、不育、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等。直刺1-1.5寸。
名称
中极穴别名
玉泉、气原、气鱼、膀胱募出处
《素问·骨空论》隶属
任脉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主治
遗尿、小便不利、癃闭、遗精、阳痿、不育、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功能
温阳利水,调经止带。操作
直刺1-1.5寸主要配伍
配肩井穴治胎衣不下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附注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中,指中点。极,指尽头处。穴当一身上下长度之中点,又当躯干尽头处,故名中极。功能作用
温阳利水,调经止带。定位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深部为乙状结肠。详细主治
1、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前阴病。
2、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
3、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
详细操作
仰卧,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下1/5与上4/5的交点处取穴。直刺1-1.5寸,需排尿后进行针刺。孕妇慎用。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临床运用
1、现代带用于治疗肾炎、膀胱括约肌麻痹、尿潴留、白带过多、妇女不孕、泌尿系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痛经、坐骨神经痛等。
2、现代研究,对神经系统疾患而伴有膀胱功能障碍的病人有调整作用,用泻法针刺中极、曲骨,使紧张性膀胱张力下降,而松弛性膀胱却引起张力增高。对垂体-性腺功能的影响,针刺中极、归来、血海等穴,可使继发性闭经病人,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针刺中极、关元对男子性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疗效。
配伍
1、配蠡沟穴、漏谷穴、承扶穴、至阴穴治小便不利。
2、配肾俞穴、膀胱俞穴、委阳穴、阳陵泉穴治癃闭。
3、配肾俞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气海穴。
4、配关元穴、肾俞穴治白浊。
5、配八髎穴、归来穴治痛经。
6、配三阴交穴、足临泣穴治月事不利。
7、配气海穴、白环俞穴、肾俞穴治带下。
8、配关元穴、子户穴、子宫穴治胎冷无子。
附注
本穴为足三阴、任脉之会。相关论述
1、《针灸穴名解》:“本穴内应胞宫、精室。胞宫、精室为人体极内之处,犹房室之堂奥也。乃人体至中至极,故名中极。”
2、《太平圣惠方》:“淋,小便赤,尿道痛,脐下结块如覆杯,或因产后恶露不止,遂成疝瘕,或月事不调,血结成块。”
3、《中国针灸学》:“在耻骨弓上当膀胱部白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