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纹,组合穴名。出自《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由拇指指节横纹一穴点与其他四指近节横纹之四个点共五穴组合而成。位于手五指掌侧,拇指之指节横纹一穴。示、中、环、小指之近侧指节横纹四穴。入皮后有指纤维鞘、指滑液鞘、屈指深肌腱,深部为指关节腔,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分支。分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主治五脏六腑气不和。针刺0.1-0.2寸,或点刺出黄白色液体。
名称
五经纹出处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隶属
组合穴位置
手五指掌侧,拇指之指节横纹一穴。示、中、环、小指之近侧指节横纹四穴。主治
五脏六腑气不和。功能
理气和血,调节脏腑操作
针刺0.1-0.2寸,或点刺出黄白色液体目录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附注
- 相关论述
功能作用
理气和血,调节脏腑定位
手五指掌侧,拇指之指节横纹一穴。示、中、环、小指之近侧指节横纹四穴。解剖
入皮后有指纤维鞘、指滑液鞘、屈指深肌腱,深部为指关节腔,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分支。分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详细主治
五脏六腑气不和。详细操作
针刺0.1-0.2寸,或点刺出黄白色液体。附注
按注本穴包括在“六缝”穴中,本穴也即四缝穴加大指节横纹一穴共五穴之合称。相关论述
1、《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云:“运五经纹,治五脏六腑气不和。”
2、《保赤推拿法》:“运五经纹法,五经纹即五指第二节下之纹。用大指在儿五经纹往来搓之,治气血不和、肚胀、四肢抽掣,寒热往来,去风去腹响。”
3、《推拿三字经》:“五经穴,即五指根纹,来往推之,能开藏腹寒火而腹中和平,肚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