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穴 - 图1

下关,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领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主治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耳聋、耳鸣、聘耳。操作方法为平刺0.5-1寸。

名称

下关穴

出处

《灵枢·经脉》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牙关不利、面痛、齿痛等

功能

利窍聪耳,清热祛风,消肿止痛。

操作

平刺0.5-1寸

主要配伍

配翳风穴、大迎穴治下牙齿痛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关,指机关之意。穴在下颌关节钱“牙关”处,故名下关。

功能作用

利窍聪耳,清热祛风,消肿止痛。

定位

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颂切迹之间凹陷中。

解剖

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领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详细主治

1、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

2、耳聋、耳鸣、聘耳等耳疾。

详细操作

正坐或侧伏,闭口,与耳屏前约一横指处,当颧骨弓下的凹陷处取穴。此穴合口有孔,张口即闭。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弯针、折针。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压痛、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中耳炎、聋哑、眩晕、足跟痛等。

2、现代研究,有报道针刺下关穴对大脑皮质层运动区有一定影响,发现重刺激多引起运动从属时值增大,即大脑皮层运动区内发展抑制过程,但在健康人抑制过程发展较慢较弱。给病人轻刺激,半数在大脑皮质引起兴奋过程,半数引起抑制过程,健康人只有少数引起抑制过程。说明因刺激强度的不同而引起不同效应。

配伍

1、配阳溪穴、关冲穴、液门穴、阳关穴治耳鸣耳聋。

2、配大迎穴、翳风穴、腕骨穴治牙齿龋痛。

3、配翳风穴、大迎穴治下牙齿痛。

4、配对侧下关穴、上关穴、颊车穴、合谷穴等治下颌关节炎(必要时配听会穴、翳风穴。隔日针治一次,10次为一疗程。)

5、配百会穴、风府穴、头维穴、攒竹穴、鱼腰穴等治口眼歪斜。

6、配听宫穴、翳风穴、耳门穴、合谷穴等治聤耳流脓。

7、配翳风穴、上星穴、影像学等治面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失欠,下齿龋,下牙痛,肿,下关主之。”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偏风,口目喎,牙车脱臼。”

3、《类经图翼》:“耳鸣耳聋,痛痒出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