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耳穴,耳穴名。别名晕点。位于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主治感冒、头痛、水痘、气管炎、哮喘、恶心、呕吐、癔病、精神分裂症、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膀胱炎、手术后炎症、皮肤病、晕车、晕船、腰部麻醉后疼痛、外科术后疼痛、老花眼等。针0.1-0.2寸。
名称
枕耳穴别名
晕点隶属
耳穴位置
位于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主治
感冒、头痛、水痘、气管炎、哮喘、恶心、呕吐、癔病、精神分裂症、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功能
清热解表,降逆缓急,升清利窍,止痛安神。操作
针0.1-0.2寸主要配伍
配神门穴、皮质下、心、肝、太阳治头晕、头痛目录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配伍
- 附注
- 相关论述
功能作用
清热解表,降逆缓急,升清利窍,止痛安神。定位
位于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详细主治
1、感冒,头痛,水痘,气管炎,哮喘。
2、恶心,呕吐。
3、癔病,精神分裂症,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颈项强直,神经衰弱,失眠,多梦。
4、膀胱炎,手术后炎症,皮肤病。
5、晕车,晕船,腰部麻醉后疼痛,外科术后疼痛,老花眼等。
详细操作
按耳穴常规针法操作。毫针法:针0.1-0.2寸,针感局部痛,留针20-30分钟。刺血法:用75%酒精作常规消毒。再用4号注射针头刺入耳穴中。向下刺0.6-1.0厘米,刺出血2-3滴。耳穴压疗法:治哮喘。先用75%酒精棉棒局部消毒左耳或右耳。然后用王不留行子1粒粘在0.4厘米×0.4厘米大小的胶布上,按压在穴位处,用拇指与食指对揉或压穴位2-3分钟,至头部出微汗。耳穴注射疗法:治癫痫。维生素B12(5-100毫克/1-2毫升),并可与维生素C、B12(25-100微克/1-2毫升)混合使用。按摩法:食指指腹对准此区,拇指掌侧置于耳背相应位置,并给予一定的压力,反复按摩2-3分钟,使局部产生热感。配伍
1、配神门穴、皮质下、心、肝、太阳治头晕、头痛。
2、配神经衰弱,气管、肺、脑治哮喘、癫痫、神经衰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