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点穴 - 图1

小肠点穴,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苏中医》。位于鼻翼上1/3处,左右计2穴。为肠梗阻切除术,肠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的针麻穴。以15-20°角斜刺0.1-0.2寸。

名称

小肠点穴

出处

《江苏中医》

隶属

经外奇穴

位置

鼻翼上1/3处,左右计2穴

主治

为肠梗阻切除术,肠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的针麻穴

功能

止痛

操作

以15-20°角斜刺0.1-0.2寸

目录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附注
  • 相关论述

功能作用

止痛

定位

位于鼻翼上1/3处,左右计2穴。

详细主治

为肠梗阻切除术,肠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的针麻穴。

详细操作

以15-20°角斜刺0.1-0.2寸,针感鼻部酸、胀、再通电。

附注

小肠点,所指有三

1、本穴,经外奇穴,鼻针穴。

2、手针穴,位于手指掌面,食指第1、2节指骨间指腹横纹中点(即四缝1)。用于诊断治疗小肠病和心病的参考穴。

3、面针穴,位于胆、胃穴连线中点的外方。用于泄泻。

相关论述

1、《江苏中医》:“小肠点 位于胃之下,鼻翼上三分之一处。”1960年,第8期,第35页。

2、《全国针刺麻醉资料汇编》:“小肠 部位:胃点之下,鼻翼上三分之一处。……肠梗阻肠切除术:肺、耳、大肠、小肠(电针)。肠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肺、耳、大肠、小肠(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