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脉,经穴名。出自《素问气府论》。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侧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主治少腹痛、疝气、阴挺、外阴肿痛。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名称
急脉穴出处
《素问气府论》隶属
足厥阴肝经位置
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主治
少腹痛、疝气、阴挺、外阴肿痛功能
疏肝理气,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操作
避开动脉,直刺0.5-1寸主要配伍
配肩并穴、章门穴、气海穴、归来穴、关元穴、郤口穴、三阴交穴、太溪穴、太冲穴、大敦穴、阑门穴治肝疝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急,指急促,喻脉冲动之感。因穴居阴旁动脉处,其脉冲动甚急,故名急脉。
功能作用
疏肝理气,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定位
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
解剖
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侧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详细主治
1、少腹痛、疝气。
2、阴挺、外阴肿痛。
详细操作
仰卧,先定耻骨联合下缘,并于其旁开2.5寸处取穴。避开动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疝气、睾丸鞘膜积液、阴部肿痛等。
配伍
配肩并穴、章门穴、气海穴、归来穴、关元穴、郤口穴、三阴交穴、太溪穴、太冲穴、大敦穴、阑门穴治肝疝。
相关论述
1、《腧穴命名汇解》:“急脉,冲动为急。穴居阴旁动脉处。《素问·气府论》注有肝经有急脉,在阴毛中之上,行小腹下引阴丸,寒则为疼,其脉甚急,故日急脉。因该穴处有动脉,冲动甚急,因名急脉。”
2、《针灸穴名解》:“急脉与阴廉同一穴底其实则一穴也。急脉在筋核上方,阴廉在筋核下方,后人强分之耳,核下有脉,其动滑促,因名急脉。此乃厥阴之大络,为睾丸之系带,治癫疝可灸之,不可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