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陵,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天溪。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11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主治腹痛、疝气、痛经。直刺1-1.5寸。
名称
外陵穴别名
天溪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足阳明胃经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
腹痛、疝气、痛经功能
理气止痛。操作
直刺1-1.5寸主要配伍
配天枢穴治腹中尽痛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外,意指腹中线外侧。陵,指高起处。穴在脐腹外下方,当腹直肌隆起处,故名外陵。功能作用
理气止痛。定位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11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详细主治
1、腹痛、疝气。
2、痛经。
详细操作
仰卧,平脐下1寸,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腹直肌痉挛、腹痛、肠痉挛、疝气、痛经等。
2、现代研究,有报道针刺外陵、少海等穴,对痉挛性结肠炎有效,可缓解结肠痉挛。有人针刺外陵、阴陵泉等穴,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结果发现针刺组凝集素平均效价最高,且增长最快。电针组次之,但均较药物组为优。
配伍
1、配天枢穴治腹中尽痛。
2、配归来穴、大敦穴、三阴交穴治疝气。
相关论述
1、《腧穴命名汇解》:“外陵,旁者为外,突起之处为陵。穴居腹部正中线之旁,当腹部隆起的外侧,因名外陵。”
2、《针灸甲乙经》 :“在天枢下,大巨上。”
3、《素问·气府论》王注:“在天枢下同身寸之一寸。”
4、《类经图翼》:“天枢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