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神穴 - 图1

本神,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在额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主治癫痫、小儿惊风、中风、头痛、目眩、不寐。平刺0.5-0.8寸。

名称

本神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

主治

癫痫、小儿惊风、中风、头痛、目眩、不寐

功能

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通络止痛。

操作

平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孔最穴、后溪穴治头痛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附注

名词释义

本,指根本。穴在神庭之旁,居头部。头为元神所在,穴为治神志病要穴,故名本神。

功能作用

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通络止痛。

定位

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

解剖

在额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详细主治

1、癫痫,小儿惊风,中风。

2、头痛,目眩。

3、不寐。

详细操作

正坐仰靠,于前正中线旁开3寸,入发际线0.5寸处取穴。平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眩晕、胸胁痛、癫痫、脑卒中、偏瘫等。

配伍

1、配孔最穴、后溪穴治头痛。

2、配颅息穴治胸胁相引不得倾侧。

3、配百会穴、神囟穴、水沟穴、风池穴、大椎穴、身柱穴、天枢穴、手三里穴等治癫病。

4、配消泺穴、通天穴、强间穴、风府穴、哑门穴等治项如拔不可左右顾。

5、配少海穴、兑端穴治吐沫。

附注

1、《针灸穴名解》:“本穴在前额发际,内应于脑。与神庭、临泣相平,故善治有关神识诸病。如惊痫、癫风、神不归本等症,故名本神。又本穴为本经与阳维之会,亦神之本也……。”

2、《经穴释义汇解》:“穴在曲差两旁各一寸五分,在发际,足少阳、阳维之会,内应脑。脑者,人之本,主神志病,故名本神。”

3、《针灸甲乙经》:“头痛目眩,颈项强急,胸协相引,不得倾侧,本神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