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耳穴,耳穴名。位于耳甲艇中,耳轮脚上方后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与贲门穴相对,即耳甲5区,小肠穴至下垂点穴的中间处。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十二指肠穿孔、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溃疡、胃酸缺乏等。针0.1-0.2寸。
名称
十二指肠耳穴隶属
耳穴位置
位于耳甲艇中,耳轮脚上方后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与贲门穴相对,即耳甲5区,小肠穴至下垂点穴的中间处主治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十二指肠穿孔、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功能
益胃养阴,缓急止痛,行气摄血。操作
针0.1-0.2寸主要配伍
配胆囊、内分泌治胆石症、胆囊炎目录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配伍
- 附注
- 相关论述
功能作用
益胃养阴,缓急止痛,行气摄血。定位
位于耳甲艇中,耳轮脚上方后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与贲门穴相对,即耳甲5区,小肠穴至下垂点穴的中间处。详细主治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十二指肠穿孔、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溃疡、胃酸缺乏等。详细操作
一般用毫针、电针、埋针、压籽法、温灸法、刺血法等。
1、毫针法:针0.1-0.2寸,针感局部痛,留针20-30分钟。
2、埋针法:用30号耳针垂直进针1-2毫米,以下穿透耳壳为度,一般留针1-2天可愈。
3、耳穴压疗法:治胆石症。找出敏感点,耳部常规消毒后,取大小适中的长方形胶布一块,王不留行子1-2粒,贴压于穴上。嘱患者每日晨起饭后、睡前按压穴位,要有痛、胀、热感,轮压15分钟,保留压贴物,3天后换贴另一耳,5次为1疗程。
4、按摩法:用按摩棒对准此区,以适当的力度按摩1-2分钟。
配伍
1、配胃、小肠、内分泌治十二指肠溃疡。
2、配胆囊、内分泌治胆石症、胆囊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