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满穴 - 图1

四满,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髓府、髓中。属足少阴肾经。位于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肌肉、血管同大赫,布有第11肋间神经。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遗精、遗尿、小腹痛、脐下积、聚、疝、瘕、便秘、水肿。直刺1-1.5寸。

名称

四满穴

别名

髓府、髓中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少阴肾经

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遗精、遗尿、小腹痛、脐下积、聚、疝、瘕、便秘、水肿

功能

调经止带,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三阴交穴治腹痛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四,指序号。满,指溢满。本穴为足少阴脉入腹部后第四穴,当膀胱水液储蓄溢满之处。又穴主治“脐下积來疝瘕”,诸胀满之症,故而得名。

功能作用

调经止带,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定位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肌肉、血管同大赫。布有第11肋间神经。

详细主治

1、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等妇产科病证。

2、遗精、遗尿。

3、小腹痛、脐下积、聚、疝、瘕等腹部疾患。

4、便秘、水肿。

详细操作

仰卧,先取脐中直下2寸的石门,再于其旁0.5寸处取穴。直刺1-1.5寸。利水多用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3-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肠炎、疝气、角膜白斑等。

配伍

1、配命门穴、肾俞穴、大肠俞穴、长强穴、合谷穴、三阴交穴等治月经闭止。

2、配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崩漏。

3、配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治白带症。

4、配胃仓穴、合谷穴、石门穴、水沟穴、三里穴、复溜穴、曲泉穴治水肿。

5、配水分穴、中脘穴、下脘穴、气海穴、中注穴、大横穴、腹结穴、外陵穴、大巨穴治臌胀。

6、配中极穴治疝瘕。

7、配三阴交穴治腹痛。

相关论述

1、《采艾编》:“四满,血气食积水湿,凡人胀满此可治也,意其所治而命之也。”

2、《会元针灸学》:“四满者,四肢百骸之精华,皆朝于丹田化神,余精化髓入骨,会通八脉气血质常充满于此,故名四满。”

3、《针灸甲乙经》:“振寒,大腹石水,四满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