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溪穴 - 图1

天溪,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第4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4肋间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主治胸胁疼痛、咳嗽、乳痈、乳少。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名称

天溪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位于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

胸胁疼痛、咳嗽、乳痈、乳少

功能

止咳平喘,宽胸理气。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中府穴治呕逆上气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天,指上部,溪,指两肋间陷处。穴在胸部乳旁,第四肋间隙中,功在宽胸通乳,犹溪水畅流,故名天溪。

功能作用

止咳平喘,宽胸理气。

定位

位于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解剖

在第4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4肋间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

详细主治

1、胸胁疼痛、咳嗽。

2、乳痈、乳少。

详细操作

仰卧,先取乳中,于其旁开2寸处,适在第四肋间隙处。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本穴不可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哮喘、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肋间神经痛等。

配伍

1、配内关穴、膈俞穴、肺俞穴、膻中穴治胸中满痛,咳喘。

2、配中府穴治呕逆上气。

3、配侠溪穴治乳中痈溃。

4、配云门穴、中府穴、胸乡穴、周荣穴治胸长神经痛。

相关论述

1、《会元针灸学》:“天溪者,天是膈之上部也。溪者,水之小沟川也。肺得养气从天下降雾露于小川溪,不通,即生嗽痰,赖食窦冲和之气,以通透之,故名天溪。”

2、《经穴释义汇解》:“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穴在胸乡下一寸六分凹陷处,居天位。取穴时,需手外开,从膻中穴旁开六寸,在第六肋间肌肉之会合处,连于筋骨间是穴,应肉之小会,故名天溪。”

3、《中国针灸学》:“在第四肋间,胸壁前于胸壁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