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谷穴 - 图1

漏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足太阴络、太阴络。属足太阳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趾长屈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主治腹胀、肠鸣、小便不利、失精、下肢痿痹。直刺1-1.5寸。

名称

漏谷穴

别名

足太阴络、太阴络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

腹胀、肠鸣

功能

温中散寒,健脾利湿。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厉兑穴治腹胀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漏,渗漏也。谷,指凹陷处。功能为渗湿利尿,且穴性为谷,故名漏谷。

功能作用

温中散寒,健脾利湿。

定位

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趾长屈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详细主治

1、腹胀、肠鸣。

2、小便不利、遗精。

3、下肢痿痹。

详细操作

正坐或仰卧,当内踝高点直上6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炙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腹胀、肠鸣、消化不良、尿路感染、精神病、脚气、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

配伍

1、配厉兑穴治腹胀。

2、配陷谷穴、温溜穴、复溜穴、阳纲穴治肠鸣。

3、配曲泉穴治冷气。

4、配中极穴、蠡沟穴、承扶穴治小便不利、失精。

5、配肾俞穴、脾俞穴治饮食不为肌肤。

6、配曲泉穴治血瘕。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