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门穴 - 图1

京门,经穴名。出自《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上腹部,当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际。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1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1肋间神经。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肠鸣、腹泻、腰痛、胁痛。直刺0.5-1寸。

名称

京门穴

别名

气府、气俞

出处

《脉经》

隶属

足少阳胆经

位置

位于上腹部,当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际

主治

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肠鸣、腹泻、腰痛、胁痛

功能

益肾健脾,化气利水,通络止痛。

操作

直刺0.5-1寸

主要配伍

配昆仑穴治洞泄体痛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京,指京都,意为重要。穴为肾募,为经气结聚之所,主治水道不利,为益肾利水要穴,故名京门。

功能作用

益肾健脾,化气利水,通络止痛。

定位

位于上腹部,当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际。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1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1肋间神经。

详细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代谢失调病证。

2、腹胀、肠鸣、腹泻等胃肠病证。

3、腰痛、胁痛。

详细操作

侧卧或俯卧,于侧腰部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方取穴。直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疝气痛、肋间神经痛、腰疼、高血压等。

2、现代研究,京门对嗜酸性白细胞有特异性的影响,有报道针剌京门比注射AOTH的效应还强。有人做水利尿实验,针剌京门有抑制肾脏的水利尿作用,针后3小时的排尿量较正常水利尿比较,减少14.1-14.4%,如配合其他穴对泌尿结石有效。

配伍

1、配然谷穴、阴陵泉穴治泄痢。

2、配行间穴治腰痛不可以久立俯仰。

3、配蠡沟穴、中封穴治小腹胂。

4、配照海穴治尿黄、水道不通。

5、配三里穴、章门穴、厉兑穴、内庭穴等治腹胀不得息。

6、配肾俞穴、膀胱俞穴、委中穴治腰痛。

7、配石关穴治脊强反折。

相关论述

1、《类经图翼》:“肠鸣洞泄,水道不利,少腹急痛,寒热胀,肩背腰髀引痛,不得俛仰久立。”

2、《针灸甲乙经》:“腰痛不可久立仰俯,京门及行间主之。”

3、《新针灸学》:“章门穴旁开约一寸八分,最下的短肋骨前端。”

4、《中国针炙学》:“在腰腹部,第十二肋骨前端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