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边穴 - 图1

秩边,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有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主治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癃闭、便秘、痔疾、阴痛。直刺1.5-2寸。

名称

秩边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癃闭、便秘、痔疾、阴痛

功能

舒筋活络,清热通便。

操作

直刺1.5-2寸

主要配伍

配包肓穴治小便不利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秩,指秩序犹言次序。边,尽头之意。足太阳经脉背部诸穴皆依次排列,本穴正当背部第二条经线上的最后一穴,故以为名。

功能作用

舒筋活络,清热通便。

定位

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解剖

有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

详细主治

1、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小便不利、癃闭。

3、便秘、痔疾。

4、阴痛。

详细操作

俯卧,平骶管裂孔,旁开后正中线3寸处。直刺1.5-2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下肢瘫痪、痔疮、肛脱、膀胱炎、生殖器疾病等。

2、现代研究,针刺秩边,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即时效果显著,但起针后,作用消失。针刺百会、神道、命门、秩边,对隐性骶椎裂引起的排尿困难有一定疗效。

配伍

1、配膈关穴、京骨穴治腰骶痛不能俯仰。

2、配腰阳关穴、小肠俞穴、次髎穴、居髎穴、环跳穴、承扶穴、委中穴治着痹。

3、配包肓穴治小便不利。

4、配关元穴、气海穴、阳纲穴治小便赤。

相关论述

1、《采艾编》:“秩边,似云如衣之边,此为裕也。”

2、《腧穴命名汇解》:“秩边,秩指序。边有旁、远的意思。考膀胱经背部诸穴皆依次排列,该穴正当背侧最下边一穴,因名秩边。”

  1. 3、《针灸甲乙经》:“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痛下重,不得小便,秩边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