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窦,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别名命关。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在第5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分布有第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主治胸胁胀痛、嗳气、反胃、腹胀、水肿。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名称
食窦穴别名
命关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足太阴脾经位置
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主治
胸胁胀痛、嗳气、反胃、腹胀、水肿功能
消食和胃,健脾行水。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主要配伍
配关元穴治老年大便不禁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食,指饮食。窦,空也。喻本穴为饮食入胃之通路,具运化水谷,和胃下气之功,故名食窦。功能作用
消食和胃,健脾行水。定位
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解剖
在第5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 静脉。分布有第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详细主治
1、胸胁胀痛。
2、嗳气、反胃、腹胀等胃气失降性病证。
3、水肿。
详细操作
仰卧,先取乳中,于其旁开2寸,再向下一肋,适当第5肋间隙处取穴。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本穴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腹水、尿潴留、右食窦治肝区痛等。配伍
1、配通谷穴、章门穴、曲泉穴、膈俞穴等治胸胁支满。
2、配巨阙穴治肠中雷鸣有水声。
3、配关元穴治休息痢(脾虚)。
4、配关元穴治老年大便不禁。
相关论述
1、《采艾编》:“食窦,值乳根后平大包,脾者以至饮食之窦也。”
2、《针灸甲乙经》 :“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3、《考穴编》广注:“一法乳下一寸六分,横过一寸,与中庭平。”
4、《新针灸学》:“天溪穴直下,乳根穴旁开约二寸。”
5、《中国针灸学》:“在第五肋间,胸壁前与胸壁侧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