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穴 - 图1

公孙,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在(⻊母)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心烦、失眠、狂证、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直刺0.6-1.2寸。

名称

公孙穴

出处

《灵枢·经脉》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位于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心烦、失眠、狂证、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

功能

健脾益气,和胃化湿,调理冲任。

操作

直刺0.6-1.2寸

主要配伍

配内关穴治腹痛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公孙,黄帝轩辕氏之姓也。黄帝为五帝之一,位居中央,以土母之德王天下。本穴别于太阴脾土,络于阳明燥金,土以生金象征母德,故名公孙。

功能作用

健脾益气,和胃化湿,调理冲任。

定位

位于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解剖

在(⻊母)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详细主治

1、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3、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详细操作

正坐垂足或仰卧,于足大趾内侧后方,正当第一跖骨基底内侧的前下方,距太白穴1寸处取穴。直刺0.6-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疼、绕脐痛、急慢性肠炎、呕吐、心肌炎、胸腹炎、子宫内外膜炎、月经不调、胃癌、下腹痉孪、肠出血、头面浮肿、癫痫、腹水、足踝痛等。

2、现代研究,针刺公孙穴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但有实验表明针刺公孙,可使小肠液的分泌明显增加,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率也明显升高,如刺其他穴位无此反应,说明公孙穴对小肠分泌和吸收功能具有一定特异性。对小肠蠕动也是有一定影响,针刺公孙穴多数情况下,使小肠蠕动增强,或对小肠运动有调节作用。

3、有报道,以刺激动物内脏大神经所引起的皮质及皮质下诱发电位为痛反应的指标,电针“公孙”,对皮质诱发电位有抑制效应。

配伍

1、配内庭穴、厉兑穴、中脘穴、章门穴治胃呆不食。

2、配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治呕吐。

3、配三里穴、陷谷穴、太白穴、章门穴、三阴交穴等治肠鸣。

4、配中脘穴、天枢穴、内关穴、外关穴、大陵穴等治腹痛。

5、配下脘穴、天枢穴、照海穴治泄泻不止,里急后重。

6、配上星穴、前顶穴、大陵穴治头肿。

7、配人中穴、水分穴、期门穴、气海穴、天枢穴等治水肿。

8、配天枢穴、带脉穴、三阴交穴、行间穴、照海穴治月经不调。

9、配脾俞穴、三焦俞穴、带脉穴、关元穴、三阴交穴治黄带。

10、配足三里穴、绝骨穴、冲阳穴治脚气。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己乃衰,即取公孙及井俞。”

2、《灵枢·经脉》:“去本节之后一寸。”

3、《医学入门》:“太白后一寸陷中。”

4、《概述腧穴的命名》:“以五帝为依据,则有公孙。”

5、《玉龙经》:“在大指本节后去太白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