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门穴 - 图1

梁门,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8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8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主治腹胀、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直刺0.8-1.2寸。

名称

梁门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腹胀、纳少、胃痛

功能

健脾消食,理气散结。

操作

直刺0.8-1.2寸

主要配伍

配公孙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治胃痛、腹张、呕吐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梁,通粱,谷物之意。门,指门户。胃为水谷之海,梁门意为水谷出入之门户。故名梁门。

功能作用

健脾消食,理气散结。

定位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8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8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

详细主治

腹胀、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详细操作

仰卧,于脐上4寸,当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大者右侧慎针或禁针,不宜做大幅度提插。艾炷灸3-7壮,或艾灸炙5-15分钟。孕妇禁针忌灸。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幽门痉挛、腹肌挛痛、传染性肝炎。

2、现代研究,针刺梁门穴,对肠功能障碍者,可能有调整作用,使之正常化。针刺梁门穴可引起呼吸功能下降和代谢功能降低的现象。

配伍

1、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治胃脘痛。

2、配建里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治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3、配中脘穴、天枢穴、合谷穴主治泄泻。

4、配足三里穴、上脘穴、内关穴主治呃逆。

5、配神阙穴、天枢穴、下脘穴主治腹痛。

6、配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主治症瘕。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腹中积气结痛。”

2、《备急千金要方》:“胸下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