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穴 - 图1

血海,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血郄。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隐疹、湿疹、丹毒、膝股内侧痛。直刺1-1.5寸。

名称

血海穴

别名

百虫窠、血郄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隐疹、湿疹、丹毒、膝股内侧痛

功能

补血活血,调经止带,清热利湿。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曲池穴、委中穴治湿疹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脾主裹血,温五脏。穴为足太阴脉气所发,气血归聚之海。穴主妇人漏下,或血闭不通,逆气腹胀。为妇人调经要穴,故名血海。

功能作用

补血活血,调经止带,清热利湿。

定位

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解剖

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详细主治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

2、隐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3、膝股内侧痛。

详细操作

正坐屈膝,于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生面对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益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是穴。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睾丸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下肢溃疡、贫血等。

2、现代研究,针刺血海穴,对垂体—性腺功能有关,尤其对卵巢功能有关。

配伍

1、配照海穴、三阴交穴、隐白穴、大敦穴治月经不调。

2、配关元穴、中极穴、大巨穴、水道穴、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3、配合谷穴、阴交穴、气冲穴治月经不通。

4、配大冲穴、阴谷穴、然谷穴、三阴交穴、肝俞穴、支沟穴治崩漏。

5、配曲池穴、委中穴治湿疹。

6、配解溪穴、商丘穴治腹胀。

7、配天井穴、曲池穴、合谷穴、外关穴治风疹。

8、配气冲穴、照海穴、公孙穴、委中穴、三阴交穴治脚气红肿、大热不退。

9、配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治热淋。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 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

2、《针灸大成》 暴崩不止,血海主之。

3、《类经图翼》 主带下,逆气,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