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阳关,经穴名。出自《素问·骨空论》。别名脊阳关、背阳关、背解。属督脉。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軔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直刺0.5-1寸。
名称
腰阳关别名
脊阳关、背阳关出处
《素问·骨空论》隶属
督脉位置
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主治
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功能
益肾强腰,驱寒除湿,调理冲任。操作
直刺0.5-1寸主要配伍
配带脉穴、关元穴治白带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穴当第四腰椎棘突下,穴属督脉,督为阳脉之海,关于一身阳气,因喻穴为阳气之关要处,故而得名。功能作用
益肾强腰,驱寒除湿,调理冲任。
定位
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軔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详细主治
1、腰骶疼痛、下肢萎痹。
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
3、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详细操作
仰卧或正坐,先按穴两髂嵴,髂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四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即本穴。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炎、慢性肠炎、痢疾、脊柱炎、坐骨神经痛等。配伍
1、配梁丘穴、曲泉穴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2、配阳陵泉穴、侠溪穴治膝外廉痛。
3、配肾俞穴、关元穴、膏肓穴、肝俞穴治遗精阳痿。
4、配合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诸疾。
5、配次髎穴、中髎穴、关元穴、中极穴、曲骨穴治膀胱麻痹。
6、配带脉穴、关元穴之白带。
7、配大椎穴、筋缩穴、风府穴、下关穴、颊车穴、合谷穴、曲池穴、昆仑穴等治破伤风。
相关论述
1、《针灸聚英》:“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2、《会元针灸学》:“阳关者,阳者气也。关为机关,大肠属气,其前在十六椎两旁,关乎阳气下通经络,上通命门,相火禀金化气而生三焦,夹脊双关而上,通背化气助力之用于外,关乎全身之阳强壮力之出入,故名阳关。”
3、《腧穴命名汇解》:“阳关,穴在关元俞上方,相当腹部关元穴上部,考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此穴属督脉,为元阴元阳之会所,因名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