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治则学说

《内经》的治则学说,包括治法在内。强调要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既重视导致疾病的原因,又重视疾病变化的机理。根据时令季节、气候变化、地理条件以及个体差异的不同情况,在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

《内经》认为,总的治疗原则,是协调阴阳,纠正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可以通过采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手段,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即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这是治疗阴阳偏盛,邪气盛实的方法,它只适用于实热证,或实寒证。如果由于阴阳偏虚,正气不足而产生的虚寒证、或虚热证,则当采取“补阴”或“补阳”的治法,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这是说,以寒药治热病而热反增的,其本质是阴精不足,阳气相对有余,所以出现热象,应当采取“补阴”的治法;相反,以热药治寒病而寒不去的,其本质是阳气不足,阴气相对有余,所以出现寒象,应当采取“补阳”的治法。说明调整阴阳,不仅要辨明寒热,而且要分清虚实,对阴阳偏盛的实证,当以祛邪为主,所谓“损其有余”;对阴阳偏衰的虚证,当以扶正为主,所谓“补其不足”。如果只凭现象而不探求疾病的本质,就会犯“虚虚实实”的错误。

由于病邪所在部位不同,病理变化的趋势、以及病邪的出路不一样,因此在治疗上,除了考虑疾病的阴阳寒热虚实之外,还应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邪正斗争的形势,采取相应的具体治法。如《内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上的可以吐法);其下者,引而竭之(病在下的可用疏导法);中满者,泻之于内(病在中的,出现胀满,可用泻法)。其有邪者,渍(zì至,浸泡。)形以为汗(邪在体表的,可用汤药熏蒸取汗);邪在皮者,汗而发之(邪在皮肤的,可用汗法)”等等。都是根据病理变化趋势所采取的因势利导治疗方法,用之得当,可以大大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此外,《内经》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缓急,正治反治,以及针灸、按摩、导引等治疗原则和方法,内容丰富多采,其中针刺疗法部分,尤为详备,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