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人制宜

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

《灵枢•卫气失常》

[讲解]

本文论述人的体型有肥瘦大小的不同,临床辨证论治要因人制宜。

“三形”,指脂、膏、肉三种不同的体质。膏型的人,肌肉柔润,皮肤松弛,多气,气为阳,气多则体质热,体质热,所以能耐寒。肉型的人,皮肉紧紧相连,多血,血能养形,所以形体充实,身体宽大,体质平和,不寒不热。脂形的人,肌肉坚实,皮肤丰满,血清,气滑而少,其气血不及膏、肉两型的人,所以身形较小。常人与上违三型人的不同在于,一般的人,其皮、肉、脂、膏、血、气都没有偏多的情况。体质的特异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如膏型的人,阳气多,体质热,所以耐寒而不易受寒邪的侵犯,但易受温热之邪的侵袭。并也将导致发病情况和病机趋向的不同倾向性,如膏型的人阳气多,所以邪气外犯,易于化热。脂型的人,气少,感邪易于寒化。所以临床如能辨别不同类型的体质,掌握各型之人的气血多少与功能状况,不但有助于判断病变的发生,发展情况,而且有助于结合患者平素体质情况,根据其发病与病机发展的倾向性,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只有充分考虑了患者的体质情况,因人制宜确定治疗方法,才符合中医治则学说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1)。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焫亦然(2)……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3)。

《灵枢•论痛》

[讲解]

本文论述体质不同,对于针刺、灸火和药物的耐受力也不相同,提示人们应根据体质的不同情况,因人制宜地施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黄帝问,人的筋骨有强弱,肌肉有坚脆,皮肤有厚薄,腠理有疏松和致密的不同,他们对于针刺与艾灸所引起的疼痛的耐受情况是怎样的?人的肠胃也有厚薄和坚脆的不同,他们对作用峻烈的药物的耐受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体质与内脏的结构是决定人体体质的重要因素,体质不同,对针刺和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也不相同,所以《内经》以体态、内脏的结构与治法的关系设问,讨论因人制宜的法则。

(2)凡骨骼坚强,筋脉柔软,肌肉舒缓,皮肤厚实的人,因其形体壮实,筋肉舒展,所以能耐受针刺与艾灸的疼痛,适宜应用针灸治法。而肌肉坚实但皮肤薄弱的人,则不能耐受针刺与艾灸的疼痛。

(3)“胃厚”,指胃气厚,即胃的功能强旺。“胃薄”,指胃气薄,即胃的功能薄弱。胃的功能强旺,皮肤色黑,骨骼粗壮,形体肥胖的人,因其形体强壮,气血充盈,胃气强旺,对作用峻烈的药物的耐受力较强;相反,形体消瘦,气血不足,胃气虚弱的人,对作用峻烈的药物的耐受力就较弱。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1);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2);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3);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5);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6)。

《素问•血气形志篇》

[讲解]

本文从形神合一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形志苦乐与发病的关系,提出了因人制宜的五种不同治疗原则。

(1)“形”,指形体。“志”,指精神情志。形与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精神情志的异常,会导致气机逆乱,而影响五脏功能。反之,精神情志活动为五脏所化生,五脏功能异常,就会导致神志的变化。所以对人的体质的认识,不能在分割形与神两者统一协调关系的情况下进行。形志苦乐不同,是决定人体体质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上应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灵枢•本神》说:“心藏脉,脉舍神。”所以平素形体安逸,精神过劳思虑过度者,心神既伤。病则好发在经脉,治疗宜用针灸。如张景岳注:“形乐者,身无劳也。志苦者,心多虑也。心主脉,深思过虑则脉病矣。脉病者,当治经络,故当随其宜而灸刺之。”

(2)形体安逸,精神愉快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活动减少,轻则卫气郁滞于肌肉,可用针刺泻法,通行卫气。甚则卫气留滞,与营血互结,化为脓血,治宜用砭石破其皮肉,泄其脓血。如王冰注:“志乐谓悦怿忘忧也。然筋骨不劳,心神悦怿,则肉理相比,气道满填,卫气怫结,故病生于肉也,夫卫气留满,以针泻之,结聚脓血,石而破之。”

(3)“熨”,指用药物热敷的治法。“引”,指导引。形体劳苦则伤筋,精神愉快则血脉正常,筋遇热则舒缓柔和,多活动则屈伸自如,所以宜用热熨和导引的方法进行治疗。

(4)“嗌”,喉咙。形体劳苦则伤筋,肝主筋,筋伤则肝气受损。精神苦闷者,必多忧思,忧则伤肺,思则伤脾。肝脾肺之脉,均上循咽喉,所以形体劳苦,精神苦闷者,脾肺肝三脏受损,三脉经气郁滞,咽喉失养而病发,治宜用药物补益肺气,调和肝脾。

(5)“不仁”,指肢体麻木。“醪药”,指药酒。频受惊恐,神志失守,气血逆乱,经络不通,肢体失养,而生麻木。治疗或用按摩开通闭塞,导气行血;或用酒药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为治。上述的即是根据形体与精神的五种不同体质类型,采用的五种不同的治法。


[临证意义]

《内经》对体质的分类计有:阴阳五行分类(阴阳二十五人,阴阳五态人),体形肥瘦(分为常人及膏、脂、肉三种类型)及年龄壮幼分类,性格分类,形志苦乐分类。并提出要因人施治,患者的体质情况应成为立法处方的重要依据。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代有发挥。如朱丹溪《格致余论》说:“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黑者肾气不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也。”徐灵胎更明确地指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唯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身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体质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

人的体质不同,对病因的易感性,发病的倾向性,对治疗措施的反应和耐受性均不相同,所以临床治疗,当因人施治,根据人体素质的强弱之殊,偏寒偏热之异,确定治疗方案。《内经》以后,古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章虚谷说:“面白阳虚之人,其体丰者,本多痰湿,若受寒湿之邪,非姜附参苓不能去,若湿热亦必粘滞难解,须通阳以化湿,若过凉则湿闭而阳更困矣。面苍阴虚之人,其形瘦者,内火易动,湿从热化,反伤津液,与阳虚治法正相反也。”认为阳虚之人易伤寒湿,所以治疗非用人参、附子、干姜、茯苓之类补气温阳不可。既是温热壅结之证,因是阳虚之体,治疗也不能过于寒凉,因为过于寒凉,益损阳气,阳益损,则湿越甚,湿郁化热,无有宁时。所以治疗仍须用通阳化气的药物如人参、茯苓等治疗。但如果是阴虚之人而患湿热之证,尽管病证相同,但治疗方法不能相同,应根据同病异治的法则,采用清热燥湿,酌加清热生津之法。又如感冒的治疗,常人感冒,可按常法,解表祛邪。但对虚人感冒,即要根据其平素禀赋,扶正解表,标本兼顾,气虚者宜益气解表,血虚者宜养血解表,阴虚者宜滋阴解表,阳虚者宜温阳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