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邪伤五体的病变
虚邪之中人也,洒渐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1)。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2)。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3)。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4)。
《灵枢•刺节真邪》
〔讲解〕
本文论述外邪入侵,邪伤骨、筋、脉、肉、皮五体的表现。
(1)“洒渐”,寒慄貌。“动形”,引动形体,如寒战等。外邪入侵,自表而始,先发于毫毛腠理,寒慄而动形。这种现象,常见于感冒风寒初期,是人体卫气与邪气抗争的表现,《伤寒论》太阳中风也曾提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等证。
(2)“骨痹”,证名。《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为风寒湿邪侵入骨髓所引起。“搏”,即迫。本段描述邪气由毫毛腠理深入,分别入侵骨、筋、脉而引起病证。邪气内迫于骨,伤及骨髓就成为骨痹;迫于筋,伤及筋膜,就出现筋挛;迫于脉中,脉道闭塞不利,卫气郁滞化热,于是形成痈肿。
(3)“真气”,即正气,这里具体指卫气。邪气内搏于肌肉,与卫气相争,若卫阳偏胜,则邪气从阳化热,表现为热证;若卫阳偏衰,则邪气从阴化寒,表现为寒证。若寒邪偏盛,就会损伤阳气,迫使卫气离散,真气虚衰,失于温熙,因此出现寒象。这说明,疾病的过程,即是邪正斗争的过程,而疾病的寒化和热化,又与自身正气的盛衰有关。
(4)“其气外发”,指卫气能向外宣发,抗邪于外。“痹”,此指邪在肌肤之痹。即《素问•五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之类。“不仁”,指感觉迟钝麻木,不知痛痒寒热等症。当邪气内搏于皮肤之间时,人体卫气犹能向外宣发,使腠理开疏,毫毛动摇;邪气在肌腠之间,往来行动,则表现为肤痒;若邪气着而不去,气血凝泣于肌肤,则表现为皮痹;若邪气阻滞,卫气不行,肌肤失养,则表现为皮肤麻木不仁。
〔临证意义〕
外邪侵袭人体,由于部位浅深和邪正盛衰情况的不同,便会发生不同的病证。本文论述的病邪虽未伤及脏腑,仅局限在皮、肉、筋、骨、血脉体表部位,但病理变化,同样与此有关。外邪伤人,首先侵犯体表,所以在发病初期,常有恶寒战栗等腠理皮毛的病理反应,当及时疏风解表,使邪从汗而解。
若邪气深入于骨,伤及骨髓,就会形成以肢体关节疼痛、痠重甚至变形、挛缩为主证的骨痹。骨痹即属于痛痹之类,以寒气偏胜为主,日久不愈,则邪气伤肾。骨痹由于寒气凝结,阳气不行,初起治宜以温阳散寒为主,李中梓云:“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如《金匮》乌头汤可选用。日久肾气亏损,治宜佐以益肾固本,可予安肾丸(肉桂、川乌,白蒺藜、巴戟、山药、茯苓、石斛、萆薢、苁蓉、补骨脂为蜜丸)。
若邪气留滞于筋,伤及筋膜,就会形成筋挛。筋挛指四肢肌肉挛缩,运动失灵,亦可由风寒湿邪引起,形成筋痹。筋痹即行痹,以风气偏胜为主,主要表现为疼痛游走不定,筋脉拘急,挛缩难伸等症。初起治宜以祛风和血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血行风自灭,用防风汤(防风葛根、羌活、秦艽、桂枝、甘草、当归、杏仁、黄芩、赤苓、姜酒煎)增损。若风热攻注,筋弛脉缓,用羚羊角散(羚羊角、当归、川芎、防风、独活、枣仁、茯神,杏仁,苡仁,木香,甘草、姜)。
若邪气留滞于脉中,则血脉受阻,营卫运行不利,邪毒结聚而形成痈肿。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当然,这仅是举例来说的,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风寒湿邪侵入脉中,也可形成脉痹。治宜“谨候病机,各司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