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论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素问•热论》
[讲解]
本文论述广义伤寒的概念。
“热病”,指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如温病、暑病、风病等。“伤寒”,这里指广义的伤寒,即多种外感病的总称。上文指出,一切外感热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素问•热论》指出一切外感病,都属于伤寒一类的疾病。但由于发病时间的不同而有伤寒、温病、暑病之分,如该篇下文又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这又涉及了狭义伤寒,即外感寒邪而致的病症。后世医家分伤寒为广狭二义,其理论即导源于此。
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
[讲解]
本文论述了伤寒表证的病因、症状和治法。
“客”,作入侵讲。外来曰客,外邪非人身所有,故邪从外入曰客于人。张景岳注:“客者,如客之自外而至,居非其常也。”“直”,指竖直。“毕”,尽也。由于风寒邪气侵袭人体,首先犯人皮肤腠理。寒主收引,引起皮肤腠理致密,则毫毛毕直竖立。寒邪郁遏在表,故自觉恶寒。寒邪闭塞,皮肤致密,玄府不通,卫阳被遏而不得泄越,郁于皮肤故发热。所以感受风寒邪气,邪在肌表,常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故风寒在表之时,应当采用疏风散寒、发汗解表的治法,使邪随汗而解,其病可除。张景岳注云:“风寒客于皮肤,则腠理闭塞,故毫毛尽直。寒束于外,则阳气无所疏泄,故郁而为热。斯时也,寒邪初中在表,故可取汗而愈。”本段经文为后世医家立风寒表实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伤于寒而传为热,寒盛则生热也。
《素问•水热穴论》
[讲解]
本文论述外感寒邪而生热的病机。
“伤于寒”,这里指外感寒邪,属狭义伤寒。“传”,指转化。人体感受寒邪,寒邪束于肌表,或因阳气被遏不能泄越,郁而为热,或因寒邪郁而化热,转化为热证。后世医家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的论点,即是在《内经》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节经文还提示人们,邪气进入人体后,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人体正气有盛衰之异,所以邪气在与正气交争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譬如寒邪可以化热,热极可以生风。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1);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2)。
《素何•热论》
[讲解]
本文论述“热虽甚不死”和“必不免于死”的机理。
(1)由于外感寒邪,束于肌表,卫气不得泄越,加上正气抗邪于外,所以发热。热势虽盛,但通过发汗解表的方法,其病可解。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此,“热虽甚不死”,是说伤寒表证,虽见高热,但因是寒邪束表,病位在表不在里,并且人体正气不衰,与邪抗争于外,此时用发汗之法,则寒气去而热气退,故预后一般良好。
(2)“两感于寒而病者”,就是阴阳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如太阳与少阴同病,阳明与太阴同病,少阳与厥阴同病。阴阳经同时受病。表里俱病,阴阳皆伤,邪气盛而正气衰,所以预后较差。文中“必不免于死”,是与太阳伤寒,“热虽甚不死”相对而言的。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素问•热论》
[讲解]
本文讨论热病的禁忌。
“病热少愈”,指热病后期,热势已减,但余热未尽。“复”,指热病复发。“遗”,指热病缠绵难愈。“禁”,即禁忌。热病虽有好转,但余热未尽,胃气尚虚,这时若不注意饮食的调理、节制,强食肉类食物,则脾胃之气难以纳化,且“肥者令人内热”,肉食脂类食物,易使阳气郁滞不达,郁而化热,助长体内余热邪气,使热病复发。胃气尚虚,若多食则更伤胃气,难以抗邪,并且多食而脾胃之气不运,食积化热,资助邪热,使邪留不去,热病缠绵难愈。因此,在热病后期,余热未尽之时,应当注意饮食的护理。张景岳说:“复者病复作,遗则延久也。凡病后脾胃气虚,未能消化饮食,故于肉食之类皆当从缓。若犯食复,为害非浅。其有挟虚内馁者,又不可过于禁制,所以贵得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