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真气的生成和输布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灵枢•刺节真邪》
〔讲解〕
本文论述真气的生成。
真气,又名“原气”、“元气”。“天”,指先天父母之精。“谷气”,指水谷的精气。张志聪注:“所受于天者,先天之精气,谷气者,后天水谷之精气,合并而充身者也。”原气根源于肾中,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由肾中的精气所化生。正如《难经•三十六难》所说:“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真气由先天之精化生,并赖后天水谷精气充养,所以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李东垣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脾胃论》)由此可见,所谓真气,是由先天之精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合并化生而成的。
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⑴……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2)……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3)……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⑷……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5)。
《素问•平人气象论》
〔讲解〕
本文论述胃气、真气与五脏之气的关系。
(1)“藏真”,指五脏所藏的真气。虽然真气根源于肾中的先天之精,但又依赖胃中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真气具有推动与温煦的功能,能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胃气的状况,集中反映了五脏真气的情况,人有胃气,则肝就能得到真气的滋养,维持肝的生理功能。“散”,有散发之意。春时肝木当令,人有胃气,则真气布散于肝脏,肝主藏真气,而使营养筋膜等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姚止庵注:“五脏既以胃气为本,是胃者五脏之真气也,故曰脏真。无病之人,胃本和平,其气随五脏而转。是故入于肝,则遂其散发之机,于是肝得和平之气以养其筋膜而无劲急之患。”
(2)“通”,贯通。夏时心火当令,人有胃气,则真气贯通心脏,心主藏真气,而使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3)“濡”,濡养。脾土旺于长夏,人有胃气,五脏真气主藏于脾,不但有利于脾主肌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能使脾气健运,吸收后天水谷精气,不断滋养真气,故五脏真气的濡养又来源于脾。
(4)“高”,有上归之意。秋时肺金当令,人有胃气,则真气上归于肺脏,肺主藏真气,故能主治节,宣通运行营卫阴阳之气。
(5)“下”,有下藏之意。冬时肾水当令,阳气内敛,肾气闭藏,故五脏真气亦下藏于肾,化精生髓,充养骨骼。
〔临证意义〕
真气,即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所以元气的盛衰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的联系,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至于疾病之人,若元气不伤,虽病甚不死;元气或伤,虽病轻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有先伤元气而病者,此不可治者也;有因病而伤元气者,此不可不预防者也。
亦有因误治而伤及元气者,亦有元气虽伤未甚,尚可保全之者,其等不一。故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矣。”真气根于肾,与生俱来,又不断地赖后天吸入之清气与水谷精气所补充,所以就真气的生成而言,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如喻昌《医门法律》说,“气有外气,天地之元气也;有内气,人身之元气也。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得其和则为正气,亦为真气。但真气所在,其义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所受于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于水谷,以营养卫者也;下者气化于精,藏于命门,以为三焦之根本者也。故上有气海,曰膻中也,其治在肺;中有水谷气血之海,曰中气也,其治在脾胃;下有气海,曰丹田也,其治在肾。人之所赖,惟此气耳!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所以元气不足,临床多责之肺、脾、肾三脏。先天肾气以肾阴肾阳为其物质基础,故如元气之不足因肾气虚乏所致者,临床应以平补阴阳为治。如王三尊《医权编》说:“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者可不审人之元气盛衰以为治哉!夫元气之尽,不外乎阴阳两端。盖阴阳互根,不可偏盛,少偏则病,偏甚则死矣。如阳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务使阴阳和平,水升火降,归于中庸之道而已,不可少有偏见也。”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进一步强调元气存亡与肺及脾胃后天的关系,认为:“人之死,大约因元气存亡而决。……惟肺绝则死期尤促,盖肺为脏腑之华盖,脏腑赖其气以养,故此脏绝,则脏腑皆无禀受矣……更观其后天之饮食何如,以此定其吉凶,则修短之期可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