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的思维发展过程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⑴,心有所忆谓之意⑴,意之所存谓之志(3),因志而存变谓之思(4),因思而远慕谓之虑(5),因虑而处物谓之智⑷,
《灵枢•本神》
〔讲解〕
本文用意、志、思、虑、智概括思维形成的不同阶级,论述了整个思维形式的发展过程。
(1)“任”,有负担,支配之意。“物”,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心有接受分析外界事物刺激的功用,还有支配人的行为对外界事物作出正确反应的机能。正如成瓘《篛园日礼》说:“任,使也。任物,即使物也。”心接受来自客观事物的刺激,并加以分析,最终作出反应的功能,是心藏神,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具体体现,所以,认为心是负担支配事物这一生命活动的脏器。
(2)“忆”,指忆念活动,即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心中产生的忆念活动称为忆。
(3)“所存”,有保持,积累之意。“志”,通志。将忆念保持下来,即对事物表象认识的积累称为志。
(4)“存变”,即反复酝酿思考,在形成忆念,并不断累积的基础上,进行酝酿思考,即对事物进行反复分析、比较的过程称为思。
(5)“远慕”,指由近而远的推想。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由近而远地估计未来变化的思维过程称为虑。
(6)“智”,即聪明智慧。在意志思虑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事物,即支配行为对事物作出恰当反应的功能称为智。总上所述,意志,属认识的感性阶段;思虑属认识的理性阶段。意、志、思、虑、智等五个不同的思维形式,反映了认识由现象深入本质,由低级进入高级的全过程。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⑴。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2)。
《灵枢•本神》
〔讲解〕
本文论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指出五脏精气失藏是引起精神现象异常的重要原因。
(1)“神”,为衍文。孙鼎宜说:“'血',肝;'脉',心;'营',脾;'气',肺;'精',肾。'神'字蒙上衍。”肝藏血,心
主脉,脾生营,肺主气,肾藏精,血、脉、营、气、精分别是五脏所藏精气及其具体功能的体现,而血、脉、营、气、精是神的物质基础,所以五脏精气充盈,则机体生命活动旺盛,五脏功能正常,则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乱。
(2)“淫泆”,指放纵嗜欲。假若放纵嗜欲,恣意耗伤,五脏精气失藏,精气离开五脏而失守,则精神意识失去正常的物质基础,而引起相应的异常精神变化。如魂魄飞扬,则魂不守舍、梦游呓语、肢体不仁不用。意志恍乱,则不能正常记忆、思考。由此可见,五脏精气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魂魄意志是否正常与五脏精气是否充盈有关,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形神合一的基本理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