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转化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1)。……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2)。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3)。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4)。
《素问·六微旨大论》
〔讲解〕
本文论述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转化,揭示大气运动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对立统一规律。
(1)“气”,指自然界的大气。“升降”,指气流的上升下降运动。“天地”,泛指空间因素和地面因素。“更用”,即交替作用。自然界大气的运动,是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天之阳气具有温暖、发散的特性,地之阴气具有寒冷、凝结的特性,这两种属性不同的气,常常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而引起大气不断上升下降的运动。《内经》曾举云雨的变化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比如地面的水,由于天空(太阳)热力的蒸发,可以化气上升而为云,所谓“地气上为云”,“云出天气”;天空的云,遇到寒冷的阴气,便会凝结下降而为雨,所谓“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可以看出天地阴阳之气在不断地进行上升下降的运动。
(2)天阳之气,质地轻清而上升;地阴之气,质地重浊而下降。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交感,相互作用,天气由上升而下降,这一下降出于天的作用,所谓“升已而降,降者谓天”;地气由下降而上升,这一上升出于地的作用,所谓“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可见天气的下降,是地气上升的结果;地气的上升,是天气下降的结果。如张介宾说:“天无地之升则不能降,地无天之降则不能升。”说明大气的升降运动,是天地阴阳之气交相作用的结果。
(3)天气下降,气就下流于大地;地气上升,气就上腾于天空。天气属阳,下流于地后便转化为阴;地气属阴,上腾于天后便转化为阳。这就形成了天地阴阳之气的相互转化。如张介宾说:“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之在天,即为天之气,六气之在地,即为地之气,上下之位不同,而气之本则一。”
(4)天在上,地在下,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感,即所谓“高下相召”。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之气互为升降,即所谓“升降相因”。但阳气的下降,是阴气作用的结果;阴气的上升,是阳气作用的结果。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因此产生了自然界气候的运动变化。
〔临证意义〕
《内经》认为自然界大气的升降运动,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这一规律。后世医家也把调整阴阳升降作为治病的纲要,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形成为中医学的气机升降学说,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顾靖远说:“升降者,病机之要也。”石寿棠在《医原》指出:“以定位言,则阳在上,阴在下,而对待之体立;以气化言,则阴上升,阳下降,而流行之用宏,……若是阴阳互根,本是一气,特因升降而为二耳!以人言之,人之阴升,脾胃水谷精微之气,上升于肺,如经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即水行天上也。气中有水,故曰阴升,然水不离乎气也。若非气水蒸腾,而为邪水(指水湿之邪)上泛,则水溢高源,而肺胀、喘嗽生矣。然气水既生于胃,必胃中水谷充满,而后阴气乃旺,经故曰:精气生于谷气。若胃气自病,则生化之源绝,安望阴升乎?且夫阴气非能自升,必籍阳气乃升。肾之真阳,即肺下降之阳,惟肺阳下归于肾,得肾之舍纳,而阳气乃收藏不越。人之阳降,肺之阳气下降于肾,如天之阳气潜藏于地,是即火出地下(指阳气根源于肾中)也。水由气化,故曰阳降,然气不离乎水也。若非气水涵濡,而为燥阳下降,则金枯水竭,而劳咳、骨蒸诸证生矣。然则阳气不可虚降,必含阴气以降。肺之真阴,即脾胃、肾上升之阴,惟脾胃、肾之阴上升于肺,得肺之敷布而阴气乃充周一身。”石氏以脾胃、肺、肾为例说明人体阴阳之气的升降和转化,并结合病理讨论阴阳升降失常所引起的病变,进一步阐发了《内经》阴阳之气相互为用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