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证候

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素问•气厥论》

[讲解]

本文论述膈消的成因。

“鬲”,即膈。“鬲消”,指上消。由于心肺同居膈上,故心热传入肺中,则肺热,消灼津液,不得敷布,故而形成口渴思饮的消渴病。张志聪注:“心肺居于鬲上,火热淫于肺金,则金水之液涸矣。鬲消者,鬲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


心脉……微小为消瘅。……肺脉…….微小为消瘅。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讲解]

本文论述了心肺阴精枯竭是形成上消的原因之一。

“微小”,指脉象略小,与前文“小甚”相対。脉小,即脉来去如线,软弱无力,主气血皆少。由于心肺脉小,主心肺阴精不足,津液枯涸,发为消渴。张志聪注:“夫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之血气皆少,则津液枯竭,而为消瘅。消瘅者,三消之证,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肾主下消也。”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素问•气厥论》

[讲解]

本文论述心阳虚寒所致的上消证。

“饮一溲二”,指饮少而尿多。“肺消”,即上消。心肺同居上焦。由于心阳虚衰,不能温养肺金,则肺中虚寒,肺为水之上源,火衰则不能蒸化津液,肺寒则不能布达水精,通调水道,导致饮入之水不能生化为津液,体内原有水液也不能输布,下趋膀胱,故饮少溲多。“门户失守,本元日竭,故死不能治。”(张景岳语)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灵枢•师传》

[讲解]

本文论述胃中热所致的中消证。

“悬心”,指胃脘空虚的感觉。“善饥”,指常有饥饿的感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如果胃中有火热邪气,火热性主化物,能磨谷,则谷食易化,使人感到时常饥饿,胃脘空虚难忍,故胃热中消证,常见多食易饥之症。


二阳结谓之消。

​《素问•阴阳别论》

[讲解]

本文论述胃肠结热所致的中消证。

“二阳”,指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大肠主传道,故阳热邪气结于胃肠,则受纳传导失职,胃热则消谷,肠热则传化过速,故使人多食善饥。热结伤阴,津液被耗,故善渴。张景岳注:“阳邪留结肠胃,则消渴善饥,其病曰消。”


脾脉……微小为消瘅。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讲解]

本文论述脾脏阴精不足所致的中消证。

“小”,指脉小、来去如线,软弱无力,主气血俱少。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布,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而亏少,气血不养形身,故消瘦、多食、多饮、多尿,其脉见小。张志聪注:“脾虚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为消瘅。”.


中热消瘅则便寒。

​《灵枢•师传》

[讲解]

本文论述中消证的护理。

“便”,适宜的意思。即根据病人的好恶,在护理上,使病人更加安适舒服,以减少痛苦,加快治愈的过程。由于中焦有热而致的消渴证,一般喜寒恶热,因此,在护理上要注意寒热的适调,特别注意饮食的寒热和饮食的性质。这样可使病人减少痛苦,尽快康复。


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

​《素问•腹中论》

[讲解]

本文论述消渴病的饮食和药物禁忌。

“热中消中”,多饮多尿为热中;多食多尿为消中。王冰注:“多饮数溲,谓之热中,多食数溲,谓之消中。”两者都是内热之证。“高梁”,即“膏粱”。指原味食物。见前讲解。“芳草”,指具有芳香燥烈性味的植物药。“石药”,指矿物丹石之类的药物。由于膏粱厚味的食物、芳草和矿物类的药物都能使体内生热,消灼津液,故凡热中消中之证,本属内热,所以应当忌服忌食这类的药食之品,以免徒增邪热,更加伤阴,致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张景岳注:“三者皆能助热,亦能销阴,凡病热者所以禁用。”


肝脉……微小为消瘅……肾脉……微小为消瘅。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讲解]

本文论述肝肾不足所致的下消证。

“小”,指脉小,脉来如线,软弱无力,主气血不足。肝肾脉小表示肝肾阴精阳气不足。张景岳说:“小者,近于微细,在阳为阳虚,在阴为阴弱,脉体属阴。”故肾阳虚则不能蒸化津液,化气摄水,故为饮少溲多,张景岳注:“肾脉小甚,则元阳下衰,故为洞泄。若其微小,真气亦亏,故为消瘅。”如果肝肾阴亏,津液枯涸,也发为消渴。如张志聪注:“精血不足则为消渴。”若是肝肾阴虚,肝肾虚阳偏亢,消灼津液,也可引起消瘅。如张志聪注:“小者血气皆少,少则木火盛,故多饮及为消瘅。”马莳注:“水不配火,当为消瘅之证也。”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素问•通评虚实论》

[讲解]

本文论述消瘅的预后。

“虚实”,这里既指脉象的虚实,又指病理的虚实。脉之虚实,即虚脉和实脉,阴脉和阳脉。通过脉象的虚实以测其病理的虚实。“脉实大”,指脉形洪大,浮沉都有力,是实脉、阳脉。“脉悬小坚”,《甲乙经》“悬”后有一“绝”字,可从。脉悬绝小坚,指脉微细欲绝而有坚实之象。消瘅病,虽病已久,但其人脉象实大,表示气血尚盛,故为可治,预后尚可。若其人脉悬绝小坚,提示精气已衰,正气不支,阳气外浮,脉证相逆,故病久不可治,预后不良。正如姚止庵注:“消瘅之病,实火者少,虚火者多,其原起于肾亏无水,津液枯槁,欲得外水以自救。脉实大,病虽久而可治者,火近于实,非尽水亏,故犹可救。脉小坚而且悬绝者,明属真水干槁,故病愈久,愈不可治也。”张景岳注,“消瘅者,三消之总称,谓内热消中而肌肤消瘦也。邪热在内,脉当实大者为顺,故病虽久,犹可治。若脉悬小,则阳实阴虚,脉证之逆也,故不可治。


[临证意义]

消渴病,是以多食多饮多溲,形体消瘦为主证的一类疾病。本病在《内经》有“肺消”、“鬲消”、“消”、“消中”、“热中”、“消痺”、“消渴”等不同名称。后世依据《内经》所述,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认为上消者,以多饮为主,病在心肺;中消者,以多食为主,病在脾胃;下消者,以多溲为主,病在肝肾。正如张景岳所说:“凡多饮而渴不止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溲便频而膏浊不禁者,为下消。如《气厥论》之云‘肺消’、‘鬲消’,《奇病论》之云‘消渴’,即上消也。《脉要精微论》瘅‘成为消中’,《师传篇》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善饥’,即中消也。《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肾脉肝脉微小,皆为消‘瘅’肝肾在下,即下消也。”

关于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内经》认为,有饮食不节者。因过食肥甘厚味,醇酒炙煿(bo,火烤食物)之类,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发为消渴。或由于情志失调,五志过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火热炽盛,消灼阴精,发为消渴。同时《内经》提出,本病与素体阴虚有一定关系。因为五脏主藏精,如果五脏柔弱,素体阴精不足,复因七情过激、劳倦房事太过,饮食不节、贪食肥甘,致火热郁积,阴精更耗,发为消渴。

消渴病的基本病理是阴精不足。但是,引起机体阴精不足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或因素体五脏阴精不足;或因房事劳倦太过而伤精;或因素嗜肥甘、七情郁结,致燥热内盛,煎熬津液;或因阳气亏虚,阴精津液不能布达等等。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应当找出引起阴精不足的原因,从而对证治疗。

后世根据《内经》“肺消”、“鬲消”、“热中”、“消中”,以及“肝肾脉微小为消痺”等论述,提出“上消”、“中消”、“下消”之分。

上消以多饮而渴不止为特点,以肺热津伤立论,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何梦瑶说:“上消者,大渴饮多,甚者舌亦赤裂。经谓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是也。二便如常,知其燥在上焦,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小便少者,乃热消烁其水也,亦用前汤加生津滋燥之药,如花粉、北味、麦冬、干葛之属。……若小便利者,所谓饮多溲亦多也,前汤加辛润之品,以开通腠理可也”。如刘选清治一女性患者,38岁,自述五个月来,口干舌燥多饮,食量增多,一昼夜间饮水量达5〜6热水瓶以上,精神萎靡,寐差,尿频量多。已有身孕6月,面色不华,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舌质红,苔薄少津,脉洪数。此为肺热炽盛,阴津耗伤,津不敷布,饮水自救。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生地、石膏、花粉各30克,知母、沙参、玄参、天冬、麦冬各15克,黄芩12克,葛根、五味子、石斛各9克。六剂后,饮水量明显减少,日为2〜3热水瓶,口干舌燥减,尿量减少,原方生地、石膏各减半量,连进20余剂后,舌转淡红,苔薄白,脉和缓,诸证基本正常。再予六味地黄丸调服月余,滋养肾阴而病瘥。(《刘选清临证经验选》)本证乃肺热炽盛,阴津损伤,故以石膏、知母、黄芩、玄参、生地清其热;石斛、麦冬、天冬、五味、葛根等以滋阴生津止渴,而合《金匮要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之意。

但上消亦不全属燥热,如《内经》有“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之说,后世张景岳以为本证为元阳大衰,金寒水冷。阳不化气,水精不布,有降无升,直入膀胱,故饮一溲二,治疗宜补火。

中消常以多食善饥为其特点。尤以胃中燥热为多,《内经》有“胃中热,则消谷善饥”之说,治宜清泻胃火,养阴保津,常用玉女煎(石膏、知母、生地、麦冬、牛膝)加黄连、栀子等。后世还有用下法治疗本证者,适用于胃热能食之症,不必有便闭。张锡纯说:“中消多食犹饥,系脾胃蕴有实热,当用调胃承气汤下之”。如张路玉治一人,中消善食,脾约便难,形瘦而质坚,诊其脉数而有力。时喜饮冷气酒,此酒之湿热内蕴为患,遂以调胃承气汤三下,破其蕴热,次以滋肾丸(黄柏、知母、肉桂)数服涤其余火,遂全安(《张氏医通》)。对于湿热蕴于脾胃,凡渴而多饮,多食善饥,或仅有饥饿感,脘腹痞闷,舌苔黄腻,脉濡数者,可用黄芩滑石汤,或按张锡纯所说,“有湿热郁于中焦作渴者,苍柏二妙散,丹溪越鞠丸,皆可酌用”。

但中消亦不尽属于热,尚有属脾胃气虚,或脾弱胃强者,如张路玉说:“食已如饥,胃热消谷,阳明脉盛,心火上行,面黄饥瘦,胸满胁胀,小便赤涩,七味白术散(人参、白术、云苓、炙甘草、木香、藿香、葛根)。谢映庐治一人,能食而疲、时饥嘈杂,小便赤涩,胸膈间若有痛,诸医咸谓消中,误认为火,连服生地、麦冬、芩、连、知柏数月不辍,遂至时欲得食,旋食旋饥,面黄形瘦,小水愈赤,有进竹叶石羔汤者,疑而未服。诊得其脉息属虚,曰:能食而疲,此乃脾弱胃强,法当扶脾抑胃,奈何认为实火耶。有以为小便赤涩,岂非火乎。不闻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且从来大小二便,岂定为虚实之确据耶。今诸君以便赤即认为是火,则天下皆医矣。遂六君子吞左金丸,数日稍愈,后除左金,独用六君子汤,百余剂而安。”

下消常以小便频数量多为其特点。肝肾阴精不足,津液内固,故为消渴。肾虚则固摄失常,津液直趋膀胱,故尿频尿多。治疗本证,常以六味地黄丸为主,随证加减,着眼于滋养肝肾,益精补血,润燥止渴。若属阴阳两虚,或偏于阳虚者,当温阳滋阴补肾,用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本方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桂附温阳,取“少火生气”之义。《医贯》说:“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薰蒸,上润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津,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正谓饮一升溺一升,饮一斗溲一斗。试赏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热,壮其少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稿禾得雨,生意维新。”《证治汇补》亦说:“久病宜滋肾养脾,盖五脏之津液,皆本于肾,故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则肺枯,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

《内经》指出本病应当注意预防和护理,首先要节制饮食,不宜过食肥甘和醇酒炙煿、辛辣之品,以免助长邪热,损伤阴精。同时要注意调畅情志,不令七情过激,五志化火,消烁阴精;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这也是防止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